貝爾納普級導彈巡洋艦
![]() USS Sterett on 7 September 1990 | |
概况 | |
---|---|
名称 | Belknap class |
建造者 | |
使用者 | ![]() |
前级 | 李海級 |
次级 | 加利福尼亞級 |
亚型 | 特魯斯頓級 |
建造期 | 1962–1967 |
服役期 | 1964–1995 |
完成数 | 9 |
现役数 | 0 |
退役数 | 9 |
技术数据 | |
船型 | 導彈巡洋艦 |
排水量 | 7,930 長噸[1] (8,057 公噸) |
船長 | 547英尺(167米)[1] |
型宽 | 55英尺(17米)[1] |
吃水 | 29英尺(8.8米)[2] |
動力來源 | |
船速 | 32 knots[1] (59 km/h) |
乘員 | 27名軍官及450名船員[1] |
传感与 处理系统 | |
武器裝備 | |
装甲 | 無[2] |
艦載機 | 1架SH-2海妖直昇機[1] |
貝爾納普級導彈巡洋艦是一款於1960年代開始服役於美國海軍的單端配置飛彈巡洋艦(其飛彈武裝僅安裝於艦艏,與艦艏艦艉皆配備飛彈的「雙端配置」飛彈巡洋艦不同)。該級最初歸類為驅逐領艦,但在1975年艦種調整中,被重新劃分為導彈巡洋艦。
發展
[编辑]貝爾納普級巡洋艦在服役時的主要武裝包括後甲板上的1門5英吋/54倍徑Mk 42艦砲以及前甲板上的1座發射RIM-2㹴犬飛彈的雙軌Mk 10飛彈發射器。[6]同時,Mk 10發射器也能夠發射RUR-5阿斯洛克反潛飛彈,因此不需要額外的發射器。[7]該級艦還配備了2門3英吋/50倍徑艦炮[8] ,用於防禦亞音速飛機。[2]
海軍於1980年代初期將㹴犬飛彈更換為RIM-67飛彈,並在1980年代末對其進行新威脅升級,該級艦的「標準SM-1」系統升級為SM-2ER Block II,並將3英吋艦炮更改為2組4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2套方陣近迫武器系統。[2]
核動力化
[编辑]特魯斯頓級是貝爾納普級的核動力版本,並且只有一艘特魯斯頓號。特魯斯頓號的體積與排水量更大,並且與貝爾納普級在武器系統的設計上相差不少。因此,相較於貝爾納普級,其與班布里奇號似乎更為相似。[a]
同級艦
[编辑]艦名 | 舷號 | 造船廠 | 置放龍骨 | 下水 | 服役 | 退役 | 結局 |
---|---|---|---|---|---|---|---|
Belknap-class conventional cruiser | |||||||
貝爾納普號 [b] | CG-26 | 巴斯鋼鐵廠 | 1962-02-05 | 1963-07-20 | 1964-11-07 | 1995-02-15 | 於1998年9月24日作為靶艦擊沉 |
約瑟夫斯·丹尼爾斯號 [c] | CG-27 | 1962-04-23 | 1963-12-02 | 1965-05-08 | 1994-01-21 | 1999年於德克薩斯州布朗斯維爾拆解 | |
溫萊特號 [d] | CG-28 | 1962-07-02 | 1965-04-25 | 1966-01-08 | 1993-11-15 | 於2002年6月12日作為靶艦擊沉 | |
朱厄特號 [e] | CG-29 | 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 | 1962-09-25 | 1964-06-30 | 1966-12-03 | 1994-01-28 | 於2007年8月10日作為靶艦擊沉 |
霍恩號 [f] | CG-30 | 舊金山海軍造船廠 | 1962-12-12 | 1964-10-30 | 1967-04-15 | 1994-02-04 | 於2008年6月29日作為靶艦擊沉 |
斯特雷號 [g] | CG-31 | 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 | 1962-09-25 | 1964-06-30 | 1967-04-08 | 1994-03-24 | 2005年於布朗斯維爾拆解 |
威廉·H·斯坦德利號 [h] | CG-32 | 巴斯鋼鐵廠 | 1963-07-29 | 1964-12-19 | 1966-07-09 | 1994-02-11 | 於2005年6月25日作為靶艦擊沉 |
福克斯號 [i] | CG-33 | 托德造船廠 | 1963-01-15 | 1964-11-21 | 1966-05-08 | 1994-04-15 | 2008年於布朗斯維爾拆解 |
比德爾號 [j] | CG-34 | 巴斯鋼鐵廠 | 1963-12-09 | 1965-07-02 | 1967-01-21 | 1993-11-30 | 2001年於費城拆解 |
Truxtun-class nuclear-powered cruiser | |||||||
特魯斯頓號 [k] | CGN-35 | 紐約造船廠 | 1963-06-17 | 1964-12-19 | 1967-05-27 | 1995-09-11 | 按照核動力艦船及潛水艇回收計劃在布雷默頓於1999年拆解 |
補充
[编辑]- ^ 由於軍方公布的核相關資料甚少,因此只能推斷
- ^ 致敬美國海軍少將雷金納德·R·貝爾納普
- ^ 致敬美國海軍部長約瑟夫斯·丹尼爾斯
- ^ 致敬在南北戰爭中犧牲的喬納森·梅休·溫萊特少尉
- ^ 致敬美國海軍少將詹姆斯·愛德華·朱厄特
- ^ 致敬美國海軍上將弗雷德里克·J·霍恩
- ^ 致敬美國海軍安德魯·斯特雷中校
- ^ 致敬美國海軍上將威廉·哈里森·斯坦德利
- ^ 致敬首任美国海军助理部長古斯塔夫斯·福克斯上尉
- ^ 致敬大陸海軍首批五位上校之一的尼古拉斯·比德爾
- ^ 致敬美國海軍准將托馬斯·特魯斯頓
參考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Pike, John E. CG 26 BELKNAP class. GlobalSecurity.org. 5 February 2005 [2007-01-12].
- ^ 2.0 2.1 2.2 2.3 2.4 Toppan, Andrew. US Cruisers List: Guided Missile Cruisers. Haze Gray and Underway. 17 July 2000 [2007-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7 January 2007).
- ^ 3.0 3.1 3.2 3.3 Blackman, Raymond V. B. Jane's Fighting Ships (1970/71) p.429
- ^ Polmar, Norman "The U.S. Navy: Shipboard Radars"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December 1978 p.144
- ^ Polmar, Norman "The U.S. Navy: Sonars, Part 1"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July 1981 p.119
- ^ Bauer, Karl Jack; Roberts, Stephen S. Register of Ships of the U.S. Navy, 1775-1990: Major Combatant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1: 215. ISBN 0313262020.
- ^ https://www.navypedia.org/ships/usa/us_cr_belknap.htm
書目
[编辑]- Bellars, Robert A. Question 41/88?: U.S. Naval Relics. Warship International. 2007, XLIV (2): 157–158. ISSN 0043-0374.
外部連結
[编辑]
- Belknap-class frigates at Destroyer History Foundation
- FAS write-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