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紐約地鐵車站列表

紐約地鐵是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服務的地鐵系統,服務五個行政區的其中四個:布朗克斯區、布魯克林區、曼哈頓區與皇后區。由紐約 大都會運輸署轄下的紐約市公共運輸局營運,紐約地鐵是美國最繁忙和世界第七大繁忙的地鐵系統,每日有522.5萬人次乘搭。紐約地鐵有472個車站,是世界上最多車站的地鐵。
1940年,3家地鐵公司合併成為現時的紐約地鐵:跨區捷運公司(IRT)、布魯克林-曼哈頓運輸股份有限公司(BMT)與獨立地鐵系統(IND)。布魯克林有全部3家公司的路線。
路線
[编辑]根據大都會運輸署的正式統計,布朗克斯有170個紐約地鐵車站,當中有22個是緩急接續車站。如果將10個複合型車站視為一個車站,數字則為157個。下方表格顯示途經路線與顏色。啟用日期以該線第一段軌道啟用為準。在分部一欄,原有分部以括號放在現有分部之後。
分部 | 路線 | 運行系統 | 位於布朗克斯的車站數量 | 啟用 | 繼續前往 |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 ![]() ![]() ![]() | 16(3個緩急接續車站、4個屬於車站複合、1個與布萊頓線共用) | 1915年6月22日 | 曼哈頓 |
B(IND) | 第六大道線 | ![]() ![]() | 1 | 1936年4月9日 | 曼哈頓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 ![]() | 1 | 1933年2月1日 | 曼哈頓 |
B(BMT) | 布萊頓線 | ![]() ![]() | 20(6個緩急接續車站(1個與富蘭克林大道線共用)、1個屬於車站複合、1個與第四大道線共用、1個與卡爾弗線共用、1個與卡爾弗線、海灘線、西城線共用) | 1878年7月2日 | 曼哈頓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 ![]() | 2(1個屬於車站複合) | 1919年4月15日 | 曼哈頓 |
B(BMT) | 卡納西線 | ![]() | 19(3個屬於車站複合) | 1906年7月28日 | 曼哈頓 |
B(IND) | 跨城線 | ![]() | 11(1個屬於車站複合、1個與福爾頓街線共用) | 1933年8月19日 | 皇后區 |
B(IND) | 卡爾弗線 | ![]() ![]() ![]() | 21(2個屬於車站複合、1個與福爾頓街線共用、1個與布萊頓線共用、1個與布萊頓線、海灘線、西城線共用) | 1919年3月16日 | 不適用 |
A(IRT) | 東公園道線 | ![]() ![]() ![]() ![]() | 11(4個緩急接續車站、3個屬於車站複合) | 1908年1月9日 | 曼哈頓 |
B(BMT) | 富蘭克林大道線 | ![]() | 4(2個屬於車站複合、1個與布萊頓線共用) | 1878年8月18日 | 不適用 |
B(IND) | 福爾頓街線 | ![]() ![]() | 16(5個緩急接續車站、3個屬於車站複合、1個與卡爾弗線共用、1個與跨城線共用) | 1936年4月9日 | 皇后區 |
B(BMT) | 牙買加線 | ![]() ![]() ![]() | 16(4個緩急接續車站[^ 1]、1個屬於車站複合) | 1888年6月25日 | 曼哈頓、皇后區 |
B(BMT) | 默特爾大道線 | ![]() | 3(1個屬於車站複合) | 1888年4月10日 | 皇后區 |
A(IRT) | 新地段線 | ![]() ![]() ![]() ![]() | 7 | 1920年11月22日 | 不適用 |
A(IRT) | 諾斯特蘭大道線 | ![]() ![]() | 7 | 1920年8月23日 | 不適用 |
B(BMT) | 海灘線 | ![]() ![]() ![]() | 10(1個屬於車站複合、1個與布萊頓線、卡爾弗線及西城線共用) | 1915年6月22日 | 不適用 |
B(BMT) | 西城線 | ![]() | 13(1個屬於車站複合、1個與布萊頓線、卡爾弗線及海灘線共用) | 1916年6月24日 | 不適用 |
車站
[编辑]永久關閉的地鐵車站,包括已經拆除的車站不列入下方列表。95街車站以「灣脊區-95街」列出。
車站服務圖例 | |
---|---|
![]() | 任何時候停站 |
![]() | 任何時候停站(深夜除外) |
![]() | 僅深夜停站 |
![]() | 僅平日停站 |
![]() | 任何時候停站(除繁忙時段的尖峰方向外) |
![]() | 每日停站(除繁忙時段的尖峰方向外) |
![]() | 僅繁忙時段停站 |
![]() | 僅尖峰時段的尖峰方向停站 |
時段資料 | |
![]() | 車站符合ADA標準 |
![]() | 車站在指定方向符合ADA標準 |
![]() | |
![]() | 升降機只到夾層 |
* | 車站是車站複合一部分 |
** | 既可是緩急接續的轉乘站,也可是同一條路線的終點站,也可以是上述車站複合的一部分 |
*** | 根據MTA視為同一車站的多層或不同路線相鄰月台轉乘站 |
† | 服務路線終點站 |
*†, **† or ***† | 轉乘站及終點站 |
‡ | 前往曼哈頓或皇后區前在布朗克斯的最後車站 |
*‡, **‡, or ***‡ | 布朗克斯的最後轉乘站 |
*†‡, **†‡, or ***†‡ | 布朗克斯的最後轉乘站和終點站 |
車站 | ![]() | 分部 | 路線 | 服務路線 | 啟用 [1][2][3] |
---|---|---|---|---|---|
* 第四大道[^ 3]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G ![]() | 1933年10月7日[3] | |
第七大道 | B(BMT) | 布萊頓線 | B ![]() Q ![]() | 1920年8月1日[2] | |
第七大道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 G ![]() | 1933年10月7日[3] | |
第八大道 | B(BMT) | 海灘線 | N ![]() Q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
第九大道 | B(BMT) | 西城線 | D ![]() | 1916年6月24日[2] | |
* 第九街[^ 3]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D ![]() N ![]() R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
15街-展望公園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G ![]() | 1933年10月7日[3] | |
18大道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 | 1919年3月16日[3] | |
18大道 | B(BMT) | 海灘線 | N ![]() Q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
18大道 | B(BMT) | 西城線 | D ![]() | 1916年6月24日[2] | |
20大道 | B(BMT) | 海灘線 | N ![]() Q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
20大道 | B(BMT) | 西城線 | D ![]() | 1916年6月29日[2] | |
25大道 | B(BMT) | 西城線 | D ![]() | 1916年6月29日[2] | |
25街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D ![]() N ![]() R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
** 36街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D ![]() N ![]() R ![]() | 1915年6月22日[2] | |
45街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N ![]() R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
50街 | B(BMT) | 西城線 | D ![]() | 1916年6月24日[2] | |
53街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N ![]() R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
55街 | B(BMT) | 西城線 | D ![]() | 1916年6月24日[2] | |
** 59街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N ![]() R ![]() | 1915年6月22日[2] | |
* 62街[^ 4] | B(BMT) | 西城線 | D ![]() | 1916年6月24日[2] | |
71街 | B(BMT) | 西城線 | D ![]() | 1916年6月24日[2] | |
77街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R ![]() | 1916年1月15日[2] | |
79街 | B(BMT) | 西城線 | D ![]() | 1916年6月24日[2] | |
86街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R ![]() | 1916年1月15日[2] | |
86街 | B(BMT) | 海灘線 | N ![]() Q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
阿拉巴馬大道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Z ![]() | 1916年12月21日[2] | |
大西洋大道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06年7月28日[4] | |
大西洋大道-巴克萊中心*[^ 5] | ![]() | B(BMT) | 布萊頓線 | B ![]() Q ![]() | 1920年8月1日[2] |
大西洋大道-巴克萊中心**[^ 5][^ 6] | ![]() | A(IRT) | 東公園道線 | 2 ![]() 3 ![]() 4 ![]() 5 ![]() | 1908年5月1日[1] |
大西洋大道-巴克萊中心**‡[^ 5] | ![]()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D ![]() N ![]() R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H大道 | B(BMT) | 布萊頓線 | Q ![]() | 1907年[2] | |
I大道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 | 1919年3月16日[3] | |
J大道 | B(BMT) | 布萊頓線 | Q ![]() | 1907年[2] | |
M大道 | B(BMT) | 布萊頓線 | Q ![]() | 1907年[2] | |
N大道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 | 1919年3月16日[3] | |
P大道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 | 1919年3月16日[3] | |
U大道 | B(BMT) | 布萊頓線 | Q ![]() | 1907年[2] | |
U大道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 | 1919年5月10日[3] | |
U大道 | B(BMT) | 海灘線 | N ![]() Q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
X大道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 | 1919年5月10日[3] | |
海灣50街 | B(BMT) | 西城線 | D ![]() | 1917年7月21日[2] | |
海灣公園道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 | 1919年3月16日[3] | |
海灣公園道 | B(BMT) | 海灘線 | N ![]() Q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
海灣公園道 | ![]() | B(BMT) | 西城線 | D ![]() | 1916年6月29日[2] |
灣脊區大道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R ![]() | 1916年1月15日[2] | |
灣脊區-95街†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R ![]() | 1925年10月31日[2] | |
貝德福德大道‡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24年6月30日[2] | |
貝德福德-諾斯特蘭大道 | B(IND) | 跨城線 | G ![]() | 1937年7月1日[3] | |
卑爾根街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 G ![]() | 1933年3月20日[3] | |
卑爾根街 | A(IRT) | 東公園道線 | 2 ![]() 3 ![]() 4 ![]() | 1920年10月10日[5] | |
貝弗里路 | B(BMT) | 布萊頓線 | Q ![]() | 1907年[2] | |
貝弗里路 | A(IRT) | 諾斯特蘭大道線 | 2 ![]() 5 ![]() | 1920年8月23日[1] | |
區公所*[^ 7] | ![]()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2 ![]() 3 ![]() | 1919年4月15日[1] |
區公所*‡[^ 7] | ![]() | A(IRT) | 東公園道線 | 4 ![]() 5 ![]() | 1908年1月9日[1] |
植物園*[^ 8] | B(BMT) | 富蘭克林大道線 | S ![]() | 1928年9月30日[6] | |
布萊頓海灘**† | B(BMT) | 布萊頓線 | B ![]() Q ![]() | 1917年4月22日[2] | |
百老匯 | B(IND) | 跨城線 | G ![]() | 1937年7月1日[3] | |
百老匯交匯*[^ 9]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28年7月14日[2] | |
百老匯交匯**[^ 9] | B(IND) | 福爾頓街線 | A ![]() C ![]() | 1946年12月30日[3] | |
百老匯交匯**[^ 9]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Z ![]() | 1916年12月21日[2] | |
布什維克大道-阿伯丁街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28年7月14日[2] | |
卡納西-洛克威公園道† | ![]()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06年7月28日 |
卡爾洛街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G ![]() | 1933年10月7日[3] | |
中央大道 | B(BMT) | 默特爾大道線 | M ![]() | 1914年7月29日[2] | |
昌西街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Z ![]() | 1916年12月21日[2] | |
教堂大道** | B(BMT) | 布萊頓線 | B ![]() Q ![]() | 1919年9月26日[2] | |
教堂大道**† | ![]()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 G ![]() | 1933年10月7日[3] |
教堂大道 | ![]() | A(IRT) | 諾斯特蘭大道線 | 2 ![]() 5 ![]() | 1920年8月23日[1] |
克拉克街‡ | A(IRT) | 百老匯-第七大道線 | 2 ![]() 3 ![]() | 1919年4月15日[1] | |
卡拉森大道 | B(IND) | 跨城線 | G ![]() | 1937年7月1日[3] | |
克里夫蘭街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 1893年5月30日 | |
克林頓-華盛頓大道 | B(IND) | 跨城線 | G ![]() | 1937年7月1日[3] | |
克林頓-華盛頓大道 | B(IND) | 福爾頓街線 | A ![]() C ![]() | 1936年4月9日[3] | |
康尼島-斯提威爾大道***† | ![]() | B(BMT)、 B(IND) | 布萊頓線、卡爾弗線、海灘線、西城線 | D ![]() F ![]() ![]() N ![]() Q ![]() | 1915年6月22日[2] |
科特柳路 | B(BMT) | 布萊頓線 | Q ![]() | 1907年[2] | |
法庭街*‡[^ 7]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N ![]() R ![]() W ![]() | 1920年8月1日[2] | |
克雷森街**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Z ![]() | 1893年5月30日 | |
皇冠高地-猶提卡大道**† | ![]() | A(IRT) | 東公園道線 | 2 ![]() 3 ![]() 4 ![]() 5 ![]() | 1920年8月23日[1] |
塞普雷斯山‡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 1917年5月28日[2] | |
德卡爾布大道***‡ | ![]() | B(BMT) | 第四大道線、布萊頓線 | B ![]() D ![]() N ![]() Q ![]() R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德卡爾布大道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28年7月14日[2] | |
迪特馬斯大道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 | 1919年3月16日[3] | |
東105街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06年7月28日 | |
東公園道-布魯克林博物館 | A(IRT) | 東公園道線 | 2 ![]() 3 ![]() 4 ![]() | 1920年10月10日[5] | |
尤克利德大道**† | ![]() | B(IND) | 福爾頓街線 | A ![]() C ![]() | 1948年11月28日[3] |
夫拉特布殊大道-布魯克林學院† | ![]() | A(IRT) | 諾斯特蘭大道線 | 2 ![]() 5 ![]() | 1920年8月23日[1] |
法拉盛大道 | B(IND) | 跨城線 | G ![]() | 1937年7月1日[3] | |
法拉盛大道 | ![]()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M ![]() | 1916年1月17日[2] |
漢密爾頓堡公園道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G ![]() | 1933年10月7日[3] | |
漢密爾頓堡公園道 | B(BMT) | 海灘線 | N ![]() Q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
漢密爾頓堡公園道 | B(BMT) | 西城線 | D ![]() | 1916年6月24日[2] | |
富蘭克林大道*†[^ 10] | ![]() | B(BMT) | 富蘭克林大道線 | S ![]() | 1896年8月15日 |
富蘭克林大道*[^ 10] | ![]() | B(IND) | 福爾頓街線 | A ![]() C ![]() | 1936年4月9日[3] |
富蘭克林大道-麥德加·艾菲斯學院*[^ 8] | A(IRT) | 東公園道線 | 2 ![]() 3 ![]() 4 ![]() 5 ![]() | 1920年8月23日[1] | |
福爾頓街 | B(IND) | 跨城線 | G ![]() | 1937年7月1日[3] | |
蓋茲大道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Z ![]() | 1916年12月21日[2] | |
格拉漢姆大道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24年6月30日[2] | |
大軍廣場 | A(IRT) | 東公園道線 | 2 ![]() 3 ![]() 4 ![]() | 1920年10月10日[5] | |
格蘭街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24年6月30日[2] | |
格蘭特大道‡ | B(IND) | 福爾頓街線 | A ![]() | 1956年4月29日[3] | |
綠點大道‡ | B(IND) | 跨城線 | G ![]() | 1933年8月19日[3] | |
哈爾西街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28年7月14日[2] | |
哈爾西街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 1916年12月21日[2] | |
休斯街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M ![]() | 1916年1月17日[2] | |
高街‡ | B(IND) | 第八大道線 | A ![]() C ![]() | 1933年2月1日[3] | |
霍伊特街 | A(IRT) | 東公園道線 | 2 ![]() 3 ![]() | 1908年5月1日[1] | |
霍伊特-歇爾美角街*** | B(IND) | 跨城線、福爾頓街線 | A ![]() C ![]() G ![]() | 1936年4月9日[3] | |
傑伊街-都會科技*** | ![]() | B(IND) | 卡爾弗線、福爾頓街線 | A ![]() C ![]() F ![]() ![]() | 1933年2月1日[3] |
傑伊街-都會科技* | ![]() | B(BMT) | 第四大道線 | N ![]() R ![]() W ![]() | 1920年8月1日[2] |
傑斐遜街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28年7月14日[2] | |
朱尼烏斯街 | A(IRT) | 新地段線 | 2 ![]() 3 ![]() 4 ![]() 5 ![]() | 1920年11月22日[1] | |
金斯公路** | ![]() | B(BMT) | 布萊頓線 | B ![]() Q ![]() | 1907年[2] |
金斯公路**†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 | 1919年3月16日[3] | |
金斯公路 | B(BMT) | 海灘線 | N ![]() Q ![]() W ![]() | 1915年6月22日[2] | |
京斯頓大道 | A(IRT) | 東公園道線 | 2 ![]() 3 ![]() 4 ![]() 5 ![]() | 1920年8月23日[1] | |
京斯頓-羅普大道 | B(IND) | 福爾頓街線 | A ![]() C ![]() | 1936年4月9日[3] | |
尼克柏克大道 | B(BMT) | 默特爾大道線 | M ![]() | 1918年7月1日[2] | |
科斯丘什科街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 1916年12月21日[2] | |
拉法葉大道 | B(IND) | 福爾頓街線 | A ![]() C ![]() | 1936年4月9日[3] | |
自由大道 | B(IND) | 福爾頓街線 | A ![]() C ![]() | 1948年11月28日[3] | |
利沃尼亞大道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06年7月28日 | |
羅里默街*[^ 11]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24年6月30日[2] | |
羅里默街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M ![]() | 1916年1月17日[2] | |
馬爾西大道‡ | ![]()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M ![]() Z ![]() | 1908年9月16日[2] |
大都會大道*[^ 11] | B(IND) | 跨城線 | G ![]() | 1937年7月1日[3] | |
蒙特羅斯大道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24年6月10日[2] | |
摩根大道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28年7月14日[2] | |
默特爾大道**† | B(BMT) | 牙買加線 | J ![]() M ![]() Z ![]() | 1916年1月17日[2] | |
默特爾-威爾勞夫比大道 | B(IND) | 跨城線 | G ![]() | 1937年7月1日[3] | |
默特爾-威克奧夫大道*[^ 12] | ![]() | B(BMT) | 卡納西線 | L ![]() | 1928年7月14日[2] |
默特爾-威克奧夫大道*‡[^ 12] | ![]() | B(BMT) | 默特爾大道線 | M ![]() | 1915年2月22日[2] |
納蘇大道 | B(IND) | 跨城線 | G ![]() | 1933年8月19日[3] | |
尼克路 | B(BMT) | 布萊頓線 | Q ![]() | 1907年[2] | |
內普群大道 | B(IND) | 卡爾弗線 | F ![]() ![]() | 1920年5月1日[3] | |
內文斯街** | A(IRT) | 東公園道線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