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Ffaarr
- 如果您是剛使用維基百科不久,并對ACG有關的條目感興趣,下面這些內容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 | ![]() | ![]() |
![]() | ![]() | |
![]() | ![]() |
- 新手应该注意的七种常见错误。
- 有问题?請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可使用編輯工具條上的
按鈕,或者输入4个波浪纹“ ~~~~ ”。
- 不知道有甚麼可写?动漫请求列表和电子游戏请求列表中列出了许多ACG专题目前还没有的条目,欢迎您来撰写!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希望您能享受编写人類共有之自由百科的乐趣,成为一名快樂的维基百科人。
我是歡迎您的維基人:Twhk2011 (留言) 2010年9月12日 (日) 03:21 (UTC)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style="background: #f4f4f4; padding: .8em .2em;" | ![]() | ![]() | ![]()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 在中文維基裡,間隔號的輸入比較特別,詳參Help:如何輸入間隔號。
- 希望您能享受编写人類共有之自由百科的快乐,成为一名快樂的维基百科人。
--Hello World! 17:02 2005年3月27日 (UTC)
- 如果您是臺灣人,請在您的用戶頁面加入代碼:
[[Category:台灣維基人|{{subst:BASEPAGENAME}}]]
或者使用{{User 中華民國}}、{{User Taiwan}}、{{User Taiwan2}}、{{User Taiwan3}}任一用戶框模板語法,就會自動歸入本分類。請參閱台灣相關用戶框以獲取更多資訊。 - 誠邀您參與台灣主題公告欄及臺灣專題,以便合作撰寫臺灣條目。
您可以將代碼{{TwBoardNews}}加到您的用戶頁面中,這樣就能在您的用戶頁面上接收到台灣維基人的最新消息。 - PTT有維基百科看板,存有超過6,000封文章,精華區選錄600封文章。使用BBS的朋友,快上ptt.cc站台,移步至Wikipedia板加入我們的討論。
- FB已成立台灣維基社群社團,共同分享維基話題、互助解決編輯難題、籌備維基相關活動。使用FB的朋友,快上台灣維基社群社團,到社團裡接收最新消息、加入我們的討論。
我是歡迎您的維基人:
阿儒 17:10 2006年1月27日 (UTC)
![]() | “你知道吗?”已经更新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進的条目諮議局經推荐後,獲選於首页作新条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荐其他您關注的条目,歡迎前往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提名。在您创建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19篇条目獲推荐作首页新条目展示。 | 19 |
![]() |
舊的對話存檔
[编辑]- 舊的對話存檔(2005年3月-9月)
- 舊的對話存檔(2005年10月-12月)
- 舊的對話存檔(2006年1月-6月)
- 舊的對話存檔(2006年6月-2007年12月)
- 舊的對話存檔(2008年1月-2008年10月)
- 舊的對話存檔(2008年11月-2009年3月)
- 舊的對話存檔(2009年4月-2012年12月)
您好,因您對該頁有發表過意見,所以hanteng 相請您前往Talk:法国矿业团#hanteng請求將以下內容做為本條目的導言的部份發表您的意見:(1)是不是贊成這段內容納入首段導言, (2)未來可以再改進的方向,以及(3)您想像或遇到的可能問題。--(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1月2日 (三) 10:20 (UTC)
- 答复: 你和乌拉跨氪篡改他人在法国矿业团讨论,移动答案位置、搅乱问答顺序。无法讨论 。leafinzi (talk) 2013年1月9日 (三) 18:04 (UTC)
- (:)回應Hanteng未和乌拉跨氪協同行動, 而hanteng個人行動只是將User:leafinzi在本人提交的edit protect 區塊中留言內容自提交內容移開, 若User:leafinzi對本人(hanteng)的必要移動(edit protect的申請乃為個人申請提交), 請不吝用歷史記錄差異舉證。注意你我的edit protect申請應該是分開的, 主因是我請您一同合作但您選擇不要並不回答我相關的來源問題。當您指控別人文章都沒讀時, 您也要想想您是否讀他人提供的來源文章, 而更要想想, 這些文章的來源哪一些比較適合維基方針WP:PSTS, 請問您讀了WP:PSTS沒?--(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1月9日 (三) 23:52 (UTC)
- 答复: 你和乌拉跨氪篡改他人在法国矿业团讨论,移动答案位置、搅乱问答顺序。无法讨论 。leafinzi (talk) 2013年1月9日 (三) 18:04 (UTC)
致谢
[编辑]![]() | 管理员星章 | |
感谢耐心校对文章、维护正理,特致管理员星章(应该早就感谢你了) 。leafinzi 留言 2013年1月8日 (二) 23:41 (UTC) |
Why User:Makecat can be unblocked and is allowed to be patrol right now?
[编辑]Wikipedia should explain why he is blocked and show his serious vandalism publicly. Why the penalty is reduced from permanently to less than one month? Why User:Bencmq grant him power again even he is just unblocked? It obviously violates [the rul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6%AC%8A%E9%99%90%E7%94%B3%E8%AB%8B].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崎路人」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條目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和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討論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適合维基百科。請参与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讨论期间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Nivekin※請留言 2013年1月26日 (六) 04:52 (UTC)
請協助擴充「純列表」
[编辑]近日User:RiceRice又再不斷提刪「純列表」,最嚴重的一日是2月3日。為免有條目被無故刪除,請撥冗從英文版的對應條目擴充它們,例如添加人口等資訊。希望閣下可持續關注頁面存廢討論。Professorjohnas(留言) 2013年2月5日 (二) 13:52 (UTC)
互助客棧要投票啦!
[编辑]有些使用英文作為重定向的重定向頁頻頻被刪除,理由大致為:「無意義」,但在Wikipedia:重定向中的何時用重定向?原因欄裡面白紙黑字的列出了:其他語言,所以認為此歧異應取得大家的共識來做出決定。關注一夏 By:ω奇牙ω·♥揍敵客♥ 2013年2月6日 (三) 06:38 (UTC)
關於投票模板
[编辑]您的這次投票可以使用{{暫時保留}}或{{vtk}}(效果(○)暫時保留)阿--宇帆(留言·聯絡) 2013年2月14日 (四) 07:42 (UTC)
資料搜集
[编辑]ffaarr先生你好,我剛好閲讀到你在維基百科:申請成為行政員/Ffaarr和维基百科讨论:投票/開放IP創建條目權限/存档1,請問你是如何搜索、收集和整理有關Wikipedia的資料呢?例如那20個理由。-- Mountainninja(留言) 2013年2月22日 (五) 04:31 (UTC)
先感謝你的留言。不過,就維基百科是什麽的這個在常識上來看是基本認知的問題,我曾在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和向所有行政員和最早的中文wiki人留言詢問時。卻只有五位回答,其他沒有囘覆。恕我話可能說得比較直接些,那麽是不是在有用户贡献的歷史資料的前提下去理解這些有回應和沒有回應的現象?--- Mountainninja(留言) 2013年2月24日 (日) 05:40 (UTC)
這個分兩個情形來說:1)我同意最簡單最基礎的問題不見得就是最容易回答的。所以有用户贡献的歷史資料的前提下,有多些資料說多少?比對不同用戶不說或沒說的部分就是看到不同觀點會如何使用wikipedia?很實在地網絡的隨意登入或離開的本質,其他人未必會回應我這個不算太新人的長篇問題。2)那二十點原因當中有創辦人的觀點,我看來是閣下有存起資料的習慣,所以也可見有處理(尋找、存起等)wikipedia相關資料的習慣。歷史出身應該這方面都算是專長吧。--- Mountainninja(留言) 2013年2月27日 (三) 06:43 (UTC)
你好,關於“相關資料的找尋方式,要視是那一種資料而定,”,請問你有沒有或有一個頁面説明什麽資料會用什麽的找尋方式或如何找到呢?-- Mountainninja(留言) 2013年7月18日 (四) 11:40 (UTC)
春聚
[编辑]囘覆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其他的話題:提供一個好用工具,讀秀搜索
[编辑]ffaarr你好,就你提出的“要作條目的參考還是應該要把原來的書名和頁數標出來才好。直接連資料庫的確是不妥當。”我剛才做了一個試驗:[1]。該柏楊版資治通鑑的資料庫的句子在不需要帳號的狀態下就可以被閲讀,原來的書名和頁數也當然有標出來。我不知道你覺得如何?Ktsquare 留言 2013年4月18日 (四) 17:12 (UTC)
請參與反智財局反智財局阻擋境外侵權網站法案Black-Out行動方式討論
[编辑]互助客棧正在針對該項行動細節進行討論,請參與與投票,並協助通知其他台灣地區用戶參與。謝謝!--Reke(留言) 2013年6月3日 (一) 08:24 (UTC)
請留意「利用者:Los688」這個瘋狗「日語維基百科」管理員!
[编辑]不知道貴方是否常去「日語維基百科」瀏覽和編輯?請貴方留意「利用者:Los688」這個很像一隻得了狂犬病的瘋狗管理員,有來自大中華地區的用戶匿名對「日語維基百科」有所貢獻,但是「日語維基百科」管理員之一的「利用者:Los688」卻發瘋似的刪除來自大中華地區匿名用戶之貢獻,敬請貴方到「日語維基百科」瀏覽和編輯時多加留意「利用者:Los688」這個瘋狗管理員!--114.36.146.19(留言) 2013年6月9日 (日) 12:04 (UTC)
实在理解不能
[编辑]朝鲜战争条目里发生了很令人愤慨的情况,MtBell以“这是单方面宣传”为由直接删除所有他不中意的,给出了来源的内容,然后在一向都维护张子龙案的前提下,早早不发,却突然于争论发生后加进了个任何人无法查证的“国防部档案”出处只写了一串数字,摘要里还写了个“愿者上钩”,实在可疑,我指出这一点时他就直接爆发删除我在讨论页的留言,然后跑去投诉我破坏。更令人生疑的是后来留言不用他删了,某个管理员出手删了。这种事,请出面答惑一下。--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7日 (日) 08:45 (UTC)
關於User:New user message這種歡迎新用戶的機器人
[编辑]請問有存在的必要嗎?--林一台(留言) 2013年8月8日 (四) 12:56 (UTC)
詳細內容請參見這裏的網址。--114.36.146.228(留言) 2013年9月15日 (日) 01:18 (UTC)
關於BOT申請
[编辑]你好。小弟注意到在Wikipedia:BOT的頁面裡有很多個申請還沒有處理,希望您能夠抽空處理。此外,請問你懂寫Pywikimediabot嗎?如果你懂的話,請告訴我。原來如此,對不起,打攪了。另外,其實小弟打算申請巡查權,請問您有什麼意見?感謝萬分。--Gabriel Chi Hong Lee (找我算账) 2013年10月5日 (六) 05:35 (UTC)
存废处理
[编辑]感谢您处理存废讨论,请在条目保留的处理中,留下编辑摘要,避免误会。--AddisWang (留言) 2013年11月20日 (三) 05:05 (UTC)
啤酒送給您!
[编辑]![]() | 無論如何,先多謝您,畢竟燃玉也沒給我如此詳盡的回覆。 Risk留言 2013年11月26日 (二) 16:10 (UTC) |
條目被半保護成只有正面評價
[编辑]希望聽聽閣下對香港獨立媒體一條目現有編輯版本有何意見,因有個別立場人士人以「不可靠來源」之說,疑誤導了管理員作出大量回退的決定,令條目被半保護成只有正面評價,不能反映事實。儘管條目本身已經滿足方針及客觀中立可靠來源,但也被人扣上帽子安插罪名。即使再編輯也只會膠著於3RR和編輯戰。希望了解你對此有何意見,先謝。crazy>d(留言) 2013年11月28日 (四) 15:50 (UTC)
给您的星章!
[编辑]![]() | 友善星章 |
riskchard封禁案,之前在和他溝通時,和你見解基本相同,但是完全沒有閣下那樣的細緻講解,您真的在幫助他,也幫到整個維基百科,非常感謝。我本以為我值得因幫助他人而自豪,但是人外有人。感謝您的細心和熱切。我將自我參與維基以來送出的首個星章張貼給您。 Bluedeck 2013年11月28日 (四) 19:04 (UTC) |
Re.討論頁
[编辑]- 不用客氣,我剛好路過看到。--Znppo(留言) 2013年11月29日 (五) 14:38 (UTC)
申请成为用户查核员
[编辑]在下已提交身份证明,请检查。--Jimmy Xu 查 · 论 · 编 2013年12月2日 (一) 04:55 (UTC)
維基百科管理員
[编辑]- 請問我該去哪裡申請成為管理員呢?--Msnhinet8jp(留言) 2013年12月26日 (四) 00:40 (UTC)
请您帮助
[编辑]感谢您对DL的支持,但现在那个投票发生了很让人无法接受的且很伤害维基百科公正性的情况,还请您能前往审核,感激不尽!-- ZLC. talk 2014年1月31日 (五) 12:05 (UTC)
感谢您的裁决,在下已经知道了,也希望天天下次能再接再厉。-- ZLC. talk 2014年2月1日 (六) 01:23 (UTC)
需要得到你的帮助
[编辑]尊敬的维基百科行政员你好,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我希望你能帮我到维基百科账户易手(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更改用戶名/帳戶易手)找到 陈小枫 → Shichen 感激不尽! 陈小枫(留言) 2014年2月2日 (日) 06:21 (UTC)
回复更改用户名
[编辑]懶人包
[编辑]感謝意見。懶人包詞很夯,但維基沒人寫,點的資料多,面的少,但不外乎你書的Ptt的圖文式起源,至少無人反對,到現在各地區有影片與新聞式處理,甚至論壇與商品行銷(條目先不引用),正因詞夯,方式很流行,維基無此條目,我才動筆開頭。但在先後二次推荐中有四位用戶素來與我意見相左,在我成功推薦24個條目中從未有其支持票,只有挑毛病的反對票,而改了意見,他们也從不會劃票,故我會歸類為有情結的為反對而反對。推荐條目之先有一定基礎先上首頁,才有更多人分享,來參與擴修,而不是一次到位提優之水準。令我"介意"的事,先接連幾張反對票深深影響了投票意願,在我訴之以理後,現在後面有連續六張贊成票。此條目內容有~釋義、源起、方式、爭議。來源有大陸、台灣、新加坡、美國之電視、書、報,應是中立客觀。故我希望你"關注"此條目,有機會上推荐條目先上首頁,才有更多人分享,來參與擴修甚而遠程提優。Chinuan12623(留言) 2014年6月8日 (日) 14:43 (UTC
- 你可能不知CHEM與我"樑子"結於何時,那是去年我舉薦他人維基榮譽,他堅決反對。肇於(酌摘)-反对:如果某君都能获奖的话,我马上退出中文维基百科,说到做到。CHEM.is.TRY 2013年2月7日。回應:樓上的"都能获奖的话,我马上退出中文维基百科,说到做到",有影響投票之虞,請慎處。我不是要你改變投票,只希你把"只要他過你便退維基說到做到"這句劃掉,一、此有影響投票之虞,如你朋友不希你離開,會跟投反對票。二、但若真不如你意,他過關,你真要退出嗎?在維基,很多人會拿人過承諾或語病來打擊對方,到時"不退你難圓其說",退了"是維基損失",我會希你刪劃此語,你要改"超級大反對"我也尊重,總不希望有個出乎你意想之結果,讓維基少了一份子,"Chinuan12623。你我在台灣深知,此地"剛有"人以類似手法,或跪、哭、欲死...花樣,那真會改變選情(有太多例),但"現在"已見怪不怪;然在彼方選舉未普及,就會如台灣初期般,當然會影響。但CHEM就是堅持己見;如那次提名人當選,CHEM要兌現?選情坯變,天天選管理員,在最後40分鐘3、4票集中反投,最後1分鐘編輯衝突無法進票,勝轉敗,公平嗎?有給人回覆說明機會嗎?
- 你覺得會影響投贊成反對主要對DYK的標準不同,或對條目重視的層面不同,覺得問題沒有這麼嚴重。但在 Snorri投反票前,我內容有修,但反票就是不劃,是到Snorri說內容"極其低劣"後,已無理可講。我人是不會太主觀,在Snorri惡評後,我有請港、美、台維基人修改內容,但無人改,是無法改或不需改?另你也說內容來源做的很完整,試問我還要"來自我否定"嗎?你看昨日最後CHEM再投反票,講到最後連"大叔"的揶揄話都來,就跟有個D君的人,也呼我個來-小...老....,或公開桶你"真姓全名"出來,我雖做得正不怕他宣揚,但真的文化水平要落到如此嗎?以我來說,當我不喜歡或認同一個人,"現在"的我已會不去評論他的條目,因會讓自己處於不客觀中,這叫避嫌,利害迴避,維基每天都有上百、千人在看,沒差你一票,很多維基人的習性,爭論過就永久否決,因此投票論述吵架常來。說真的,維基各式投票沒地域、恩怨情結誰相信,要做到對事不對人,同政治對人不對黨之投票,還有段路。Chinuan12623(留言) 2014年6月10日 (二) 03:12 (UTC)
- 你的分析很中肯與入門,Snorri是應修飾其述語禮節,他挑我幾次了,要不習慣也難了。我真覺得本地的管理員素質很不錯,情緒管理與調處能力甚佳,不想扯地域情結,真的是對事評論。Chinuan12623(留言) 2014年6月10日 (二) 04:06 (UTC)
- 你覺得會影響投贊成反對主要對DYK的標準不同,或對條目重視的層面不同,覺得問題沒有這麼嚴重。但在 Snorri投反票前,我內容有修,但反票就是不劃,是到Snorri說內容"極其低劣"後,已無理可講。我人是不會太主觀,在Snorri惡評後,我有請港、美、台維基人修改內容,但無人改,是無法改或不需改?另你也說內容來源做的很完整,試問我還要"來自我否定"嗎?你看昨日最後CHEM再投反票,講到最後連"大叔"的揶揄話都來,就跟有個D君的人,也呼我個來-小...老....,或公開桶你"真姓全名"出來,我雖做得正不怕他宣揚,但真的文化水平要落到如此嗎?以我來說,當我不喜歡或認同一個人,"現在"的我已會不去評論他的條目,因會讓自己處於不客觀中,這叫避嫌,利害迴避,維基每天都有上百、千人在看,沒差你一票,很多維基人的習性,爭論過就永久否決,因此投票論述吵架常來。說真的,維基各式投票沒地域、恩怨情結誰相信,要做到對事不對人,同政治對人不對黨之投票,還有段路。Chinuan12623(留言) 2014年6月10日 (二) 03:12 (UTC)
An important message about renaming users
[编辑]Dear Ffaarr, My aplogies for writing in English. Please translate or have this translated for you if it will help. I am cross-posting this message to many places to make sure everyone who is a Wikimedia Foundation project bureaucrat receives a copy. If you are a bureaucrat on more than one wiki, you will receive this message on each wiki where you are a bureaucrat.
As you may have seen, work to perform the Wikimedia cluster-wide single-user login finalisation (SUL finalisation) is taking place. This may potentially effect your work as a local bureaucrat, so please read this message carefully.
Why is this happening? As currently stated at the global rename policy, a global account is a name linked to a single user across all Wikimedia wikis, with local accounts unified into a global collection. Previously, the only way to rename a unified user was to individually rename every local account. This was an extremely difficult and time-consuming task, both for stewards and for the users who had to initiate discussions with local bureaucrats (who perform local renames to date) on every wiki with available bureaucrats. The process took a very long time, since it's difficult to coordinate crosswiki renames among the projects and bureaucrats involved in individual projects.
The SUL finalisation will be taking place in stages, and one of the first stages will be to turn off Special:RenameUser locally. This needs to be done as soon as possible, on advice and input from Stewards and engineers for the project, so that no more accounts that are unified globally are broken by a local rename to usurp the global account name. Once this is done, the process of global name unification can begin. The date that has been chosen to turn off local renaming and shift over to entirely global renaming is 15 September 2014, or three weeks time from now. In place of local renames is a new tool, hosted on Meta, that allows for global renames on all wikis where the name is not registered will be deployed.
Your help is greatly needed during this process and going forward in the future if, as a bureaucrat, renaming users is something that you do or have an interest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Wikimedia Stewards have set up, and are in charge of, a new community usergroup on Meta in order to share knowledge and work together on renaming accounts globally, called Global renamers. Stewards are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documentation to help global renamers to get used to and learn more about global accounts and tools and Meta in general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format. As transparency is a valuable thing in our movement, the Stewards would like to have at least a brief public application period. If you are an experienced renamer as a local bureaucrat,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 part of this group could take as little as 24 hours to complete. You, as a bureaucrat, should be able to apply for the global renamer right on Meta by the requests for global permissions page on 1 September, a week from now.
In the meantime please update your local page where users request renames to reflect this move to global renaming, and if there is a rename request and the user has edited more than one wiki with the name, please send them to the request page for a global rename.
Stewards greatly appreciate the trust local communities have in you and want to make this transition as easy as possible so that the two groups can start working together to ensure everyone has a unique login identity across Wikimedia projects. Completing this project will allow for long-desired universal tools like a global watchlist, global notifications and many, many more features to make work easier.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comments or concerns about the SUL finalisation, read over the Help:Unified login page on Meta and leave a note on the talk page there, or on the talk page for global renamers. You can also contact me on my talk page on meta if you would like. I'm working as a bridge between Wikimedia Foundation Engineering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Wikimedia Stewards, and you to assure that SUL finalisation goes as smoothly as possible; this is a community-driven process and I encourage you to work with the Stewards for our communities.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 Keegan (WMF) talk 2014年8月25日 (一) 18:24 (UTC)
--This message was sent using MassMessage. Was there an error? Report it!
有關《ptt鄉民大百科》的疑問
[编辑]本人在圖書館看見先生的《ptt鄉民大百科》,翻閱之後發現一個網路版百科沒有的問題,就是提到K島往往是寫成「K島」,為何要特別加上括號呢?像是講到2ch時就有說明一下這是日本的網站,而網路版是加註Komica,加上括號而不說明有何用意嗎?希望先生可以撥空回答我的疑問。--全無尊嚴先生(留言) 2015年2月18日 (三) 12:36 (UTC)
给您一个星章!
[编辑]![]() | 管理员星章 |
谢谢管理员对维基百科所做出的贡献。 Shichen(留言) 2015年4月6日 (一) 01:04 (UTC) |
User:REDFIRE911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User:REDFIRE911」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和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討論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適合维基百科。請参与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讨论期间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Anew Returner(留言) 2015年4月19日 (日) 08:46 (UTC)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牧笛」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该页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和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討論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適合维基百科。請参与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讨论期间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Nivekin※請留言 2015年6月11日 (四) 04:33 (UTC)
剛補充了少許內容,請查閱。 ~Alexanderlimetalk~ 2015年6月11日 (四) 08:50 (UTC)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
[编辑]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Ffaarr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與计算机、歐洲歷史與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給您的星章!
[编辑]![]() | 特別星章 |
我是天驕,白度百科那個~~ 宮殿talk 2016年5月2日 (一) 11:10 (UTC) |
錯誤更正
[编辑]請問有關酯膜結構的條目是您編輯的嗎?關於相態的部分遠遠不只固,液,氣和液晶態喔,麻煩您更正一下這個部分 -時空旅行者 2016年8月13日 (六) 17:51 (UTC)
您有新邮件!
[编辑]
此信息在2016年8月15日 (一) 07:11 (UTC)發出,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移除{{You've got mail}}或{{YGM}}来移除本通知。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 2016年8月15日 (一) 07:11 (UTC)
维基百科亚洲月
[编辑]感谢您参与维基百科亚洲月的活动,以下是一些本活动的新消息:
- 维基文库亚洲月(测试版)正式上线。在文库新增十篇文献可以获得一张亚洲月的明信片。其它规则请参阅活动页面。
- 每个语言维基百科可以做多有两名维基百科亚洲大使,前提是第二名亚洲大使的达标条目数量在30条以上。
- 如果您的达标条目数量达到了全球活动的前10名,除了明信片,您还将会收到一份维基百科亚洲月的纪念品(平邮)。
- 条目如果关于一个跨洲国家的亚洲部分,亦是亚洲月的范围。
- 若您的提交的条目被标记为“未通过”,可以在改善后联系相应的评审。
- 无法通过评审工具提交的条目,您可以提交在这个页面。
--Addis Wang (留言) 2016年11月14日 (一) 04:07 (UTC)
感谢参与维基百科亚洲月
[编辑]感谢您参与维基百科亚洲月!亚洲月活动已经正式结束了,如果您尚有未提交的条目,您可以在12月2日23:59(UTC)在本页面提交您的贡献。大部分的条目评审工作已完成,如果您的条目被标记为“未通过”,你可以在12月10日前改善条目以达到要求并给在下留言。若您已完成四条及以上达标条目,我们会在近日联系您,并预计在年底(最晚明年一月底)寄出所有的明信片!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 AddisWang, sent b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2016年12月2日 (五) 04:30 (UTC)
2017年3月11日消歧义内链通知
[编辑]您好,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贡献。机器人检测到您最近加入了消歧义内链。一般来说,条目内链不应该通向消歧义页,所以以下内链可能需要修复:
若不想收到此机器人的通知,您可用这里的方法来屏蔽。常见问题的解答请见这里。 --白磷的机器人(给主人留言) 2017年3月11日 (六) 11:36 (UTC)
给您一个星章!
[编辑]![]() | 友善星章 |
Ffaarr大佬謝謝啦! -七个点 (留言 Flow留言 个人的黑名单) 2017年5月4日 (四) 16:29 (UTC) |
請問這個wiki是你建立的嗎?
[编辑]由於在編輯Komica條目,想確認一下這個wiki[2]是由Ffaarr先生建立的嗎?--世界解放者(留言) 2017年5月10日 (三) 09:13 (UTC)
- (:)回應:我會在條目中寫到是因為不是所有Komica的使用者都知道它的存在,而且先生在「貓管理部」留言之後有人詢問這個wiki是誰建的,雖然後來有人回答了,我想還是寫進去可以讓大家比較放心的使用它。--世界解放者(留言) 2017年5月12日 (五) 07:06 (UTC)
維基百科獎勵紙本授獎機制調查
[编辑]您好。中文維基百科社群目前正在考慮為維基獎勵提供紙本授獎申請,意即被授予維基獎勵的編輯將可申請進行額外的紙本授獎,以茲證明;因此,我們舉辦了一場調查,希望了解開辦紙本授獎的可行性。這個調查不會花費您太多寶貴時間,經過測試,完成調查所需的時間約為2到3分鐘。這一調查的有效時間至 2017年7月1日 (六) 19:04 (UTC) ,我們由衷期待您的參與。
十分感謝您的參與! - 執行編輯 Aotfs2013 (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代發於2017年6月1日 (四) 19:05 (UTC))
邀請您參加第十五次動員令
[编辑]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Ffaarr您好: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第十五次動員令正在2017年7月1日至9月3日期間舉行,目的為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現誠邀閣下參與,共襄盛舉。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五次動員令主頁,您也可以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參加動員令前,請先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用戶可在即日起報名)。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小動員令三類。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中動員令的主題包括中國大陸行政區劃、音樂及南營國家,而小動員令的主題則包括基礎條目及傳統百科全書條目、工程及應用技術、文物遗产及化學。
希望各位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能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查詢聯繫),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此訊息是由大量訊息發送功能發送給您,您可以至這份名單中表達您對此訊息的偏好。
維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實踐策略調查
[编辑]您好。身為一個較新使用者具備更多經驗的的維基百科社群成員,您可能已經了解到中文維基百科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參與貢獻的狀況,而為尋找優化中文維基百科使用者與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們舉辦了一場調查,希望利用調查取得的結果作為研究及策略規畫參考之用。這個調查不會花費您太多寶貴時間,經過測試,完成調查所需的時間約為2到3分鐘。這一調查的有效時間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們由衷期待您的參與。
十分感謝您的參與!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執行)
致 《維基百科政策公報》讀者:
我們想要讓您知道,以2017年11月15日至12月14日為期,共有針對方針與指引的新提案25項,已通過4項。謹就通過者加以介紹:
- 特色圖片標準已經修訂,圖像最少大小放寬至1000像素並訂下例外條款。
- 翻譯指引已經修訂,增加翻譯注意事項。
- 勇於提問指引已經確立,提醒用戶要勇於發問,以達致減少爭議。
- 簽名指引已經修訂,提醒用戶毋須於結構討論頁簽署。
編撰小組
2017年12月21日 (四) 11:54 (UTC)
藉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所發送
《維基百科政策公報》是第一份關注於維基百科政策建設的刊物,由R96340、Aotfs2013及J.Wong等編撰小組共同編撰,幫助社群成員掌握方針與指引的脈動。《維基百科政策公報》將以月為周期,於每月15日定期發刊,歡迎任何感興趣於維基百科政策的維基人訂閱《維基百科政策公報》。若您沒有主動訂閱《維基百科政策公報》而收到《維基百科政策公報》,是因為您被編撰小組認為是應掌握維基百科政策脈動的使用者,您可以將您的使用者名稱從公報發送名單訂閱清單中移除,並在您的使用者頁面添加特殊分類以停止透過《維基百科政策公報》掌握維基百科政策脈動。
在過去一個月(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1月14日),互助客棧方針區有新提案29項,已通過有8項。請注意,因應政策變化,原《維基百科政策公報》現已更名為《維基百科政策簡報》。
人事變動
- 9old9已離任管理員。
- 《重定向指引§非中文重新導向》,容許以化學品CAS號建立重定向。
- 《刪除方針§提請刪除》,修改過時字眼,諸如「永久刪除」,及令描述更貼近現行處理模式。
- 《用戶查核方針§權限取消》及《監督方針§授予與解除》,兩者不活躍門檻縮減為半年,與管理員統一。
- 《可靠來源指引§歷史》,就歷史類條目而言,明確不建議引用高中以下教科書作為來源依據。
- 《命名常規方針§命名衝突》,就原創譯名作出規範。
- 《維基百科釋義方針§非無政府主義》,修改字眼。
- 《格式手冊‧文字格式§顏色及內聯圖像》,增加對象例子。
- 《避免地域中心指引§這裡是「中文」維基百科》,添加例子及修改用辭。
- 《翻譯指引》、《檔案使用方針》、《格式手冊‧鏈結》、《修訂版本刪除方針》、《關注度(地理特徵)指引》、《繁簡處理指引》、《基金會行動方針》、《用戶名方針》、《生者傳記方針》、《可靠來源指引》、《列明來源指引》、《帳戶請求指引》及《方針與指引方針》。
本期公報由《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編撰小組藉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發送於 2018年1月14日 (日) 15:49 (UTC) 。
Galaxyharrylion最近的行為
[编辑]—john doe 120(talk) 2018年2月10日 (六) 09:15 (UTC)
過去一個月(2018年1月15日至2月14日),互助客棧方針區有新提案35項,已通過有12項。
人事變動
- Stang已當選行政員。
- 《關注度(音樂)指引§唱片》,添加唱片收錄準則。
- 《回退功能方針§回退功能適用範圍》(一),更新事實陳述。
- 《命名常規§括號》,加入技術限制陳述。
- 《關注度(數字)指引》,修改用辭,理順語句。
- 《行政員方針》,按實況,描述行政員現時可添加及移除確認用戶權及帳戶創建者權。
- 《騷擾方針》,標註濫用「提及」功能為騷擾。
- 《回退功能方針§回退功能適用範圍》(二),修改例子,移除被封禁用戶編輯,及加入回退者本人編輯。
- 《檔案版權標誌頁》,曾為方針,現已通過廢除。
- 《收錄準則§非戰場》,修改過時連結。
- 《命名常規(化學)》及《命名常規§化學》,前者正式確立為子方針,規範化學類條目標題。
- 《用戶核查方針》,修改及刪除頁頂語句,以釐清本地方針地位。
- 《收錄準則§非原創》,按實況更改,即論述可放置於計劃頁面空間。
- 《非原創研究方針》、《重定向指引》、《中立觀點方針》、《快速刪除方針》、《可靠來源指引》、《關注度(音樂)指引》、《騷擾方針》、《快速保留指引》、《權限申請方針》、《格式手冊‧鏈接》、《捷徑指引》、《善意推定指引》、《重定向指引》、《新頁面巡查方針》、《用戶名方針》、《騷擾方針》(二)、《回退功能方針》(二)、《管理人員權限申請指引》、《擾亂指引》、《關注度(數字)指引》、《大量訊息發送者指引》、《回退功能方針》、《行政員方針》、《翻譯指引》、《基金會行動方針》及《格式手冊》。
本期公報由《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編撰小組藉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發送於 2018年2月15日 (四) 17:58 (UTC)。
能請先生放一些資料在第三方來源上嗎?
[编辑]如維基月刊等,見[3]。我只是覺得品質可更好。—Outlookxp(留言) 2018年2月17日 (六) 06:41 (UTC)
過去一個月(2018年2月15日至3月14日),互助客棧方針區有新提案30項,已通過有9項。
人事變動
- Manchiu已當選行政員。
- 《簽名指引》,按實況更改指引描述。
- 《快速保留指引》,按實況添加可用模板。
- 《錢幣學專題條目指引》及《命名常規》,修順語句,及添加兩項錢幣學條目命名建議。
- 《電子遊戲專題條目指引》,修改字眼,加入大方向內容,移除模板參數描述。
- 《快速刪除方針》及《侵犯版權方針》,修訂指出如頁面同時符合快速刪除方針及侵犯版權方針時,應以快速刪除方針優先。
- 《格式手冊§空格》,移除含糊語句。
- 《關注度(幾何圖形)指引》,正式確立為指引。
- 《存廢覆核方針》,就管理員處理存廢覆核添加避嫌原則。
- 《命名常規》,刪減字眼及修改例子。
- 《IP封禁例外方針》、《破壞方針》、《權限申請方針》、《錢幣學專題條目指引》、《命名常規(分類)》、《方針與指引方針》、《共識方針》、《行政員方針》、《基金會行動方針》、《編輯戰方針》、《回退功能方針》、《收錄準則》、《格式手冊(版面佈局)》、《機械人方針》、《編輯方針》、《關注度通用指引》、《可供查證方針》、《討論頁指引》及《生者傳記方針》。
本期简报由《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編撰小組藉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發送于 2018年3月14日 (三) 14:57 (UTC)。
回复通告
[编辑]Techyan(留言) 2018年3月22日 (四) 15:39 (UTC)
在这全域调查中分享您作为一名维基人的见解和意见
[编辑]您好。维基媒体基金会希望您可以在这场调查中写下您的反馈。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是如何为您的线上和线下维基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 您分享的意见将直接影响维基媒体基金会目前和未来的发展。您已经被我们随机抽到来参加这次调查,我们想听听您所在的维基社群的声音。 这次调查提供了各种语言供参加者参与。完成此次调查预计要20到40分钟。
您可以在项目页面找到更多有关此调查的信息,并查看您的反馈如何帮助维基媒体基金会支持像您一样的编辑者。 此调查由第三方网站托管,并受此隐私声明(只有英语版)制约。 如果对这次调查有疑惑的,请参阅我们的常见问题解疑页面。 如果您需要其他帮助或者希望退訂此次调查的訊息,请透過電郵用戶(EmailUser)功能发电子邮件到WMF Surveys。
十分感谢您的参与!
提醒:通过此次维基媒体调查分享您的反馈意见
[编辑]本次调查的所有回应都能协助维基媒体基金会改善您在维基媒体各计划的体验。截至目前为止,我们仅收到 29% 维基媒体贡献者的回复。本次调查提供多语言版本,大约需要20到40分钟完成。 现在就去参与调查。
如果您已经参加了调查,我们很抱歉您收到了此提醒。我们设计了这项调查,因此无法确定哪些用户参与了调查。 所以我们必须发送提醒给大家。 如果您希望退订此次或今後所有调查的訊息,请透過電郵用戶(EmailUser)功能发电子邮件到WMF Surveys. 如有任何问题也可发送到这个用户邮箱中。 请到此专案页面获取更多关于这个调查的资料。 此调查由第三方网站托管,并受维基媒体基金会的这份隐私声明制约。 谢谢!
《维基百科政策简报》2018年4月号
[编辑]過去一個月(2018年3月15日至4月14日),互助客棧方針區有新提案29項,已通過有12項。
人事變動
- 《基金會行動方針》,修改總結,以更符合實情。
- 《帳戶安全指引》,刪減常用密碼例子。
- 《討論頁指引》,修順語句。
- 《大量帳號建立者方針》及《權限申請方針》,已經通過並確立為方針,及作出相應修改。
- 《編輯戰方針》(一)及(二),修正語句及翻譯。
- 《大量帳號建立者方針》,追加權限使用限制。
- 《假定善意指引》、《文明方針》、《禁止人身攻擊方針》、《條目所有權方針》、《禮儀指引》、《簽名指引》、《禁止傷害新人指引》、《騷擾方針》、《封禁方針》、《傀儡方針》、《勇於提問指引》、《編輯戰方針》、《新頁面巡查方針》、《機械人方針》及《管理員離任方針》,「善意推定」更改為「假定善意」、「惡意假定」更改為「假定懷有惡意」及其他相應字眼修改。
- 《簽名指引》,段落名稱更改,加入條文明確指出須避免簽名樣式為何。「處置問題簽名」段落從「假冒簽名」段落之中分拆出來並確立為方針段。
- 《用戶名方針》,事實修改。
- 《方針與指引方針》,修順語句及勘誤。
- 《保護方針》及《自傳方針》,事實修改。
- 《騷擾方針》、《車輪戰方針》、《命名常規(日本動漫遊戲條目)》、《命名規規(電子遊戲)》、《劇透內容指引》、《用戶核查方針》、《回退功能方針》、《大量帳號建立者方針》、《用戶名方針》、《義務回覆隊方針》、《命名常規》、《共識方針》、《主名字空間指引》、《格式手冊(鏈接)》、《電子遊戲專題條目指引》、《翻譯指引》、《維基百科釋義》、《條目名字空間指引》、《禁止人身攻擊方針》、《格式手冊》、《重定向方針》、《大量帳號建立者方針》、《檔案使用方針》、《IP封禁例外方針》、《自傳方針》及《破壞方針》。
本期简报由《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编撰小组借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發送于 2018年4月14日 (六) 18:11 (UTC)。
您的反馈意见很重要:最后一次提醒您参与全域维基媒体调查
[编辑]您好!这是最后一次提醒!维基媒体基金会调查将于2018年4月23日UTC时间07:00结束。 这次调查提供了多种语言版本,完成此次调查预计要20到40分钟。 现在就去参与调查!
如果您已完成调查——感谢您!我们不会再向您发送提醒。 我们设计了这项调查,因此无法确定哪些用户参与了调查。 所以我们必须发送提醒给大家。 如果您不希望参与未来的调查,请通过电邮用户功能向WMF Surveys发送邮件。. 如果有任何问题,也可以向此用户邮件地址发信。 点此访问专案页面,了解更多关于此次调查的信息。 此调查由第三方服务托管,并受此维基媒体基金会隐私声明制约。

您好,您创建的页面被提出快速删除,该条目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和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页面的条目内容,您可访问已删除内容查询或者至存废复核请求处提出申请,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MCC214強烈要求維基條目寧缺勿濫#我做了甚麼? 2018年5月3日 (四) 09:27 (UTC)
Re:galaxyharrylion封禁申诉讨论
[编辑]Ffaarr前辈,首先为自己忘掉了回复您这件事道个歉 囧rz……。我当时接受封禁申诉的理由有一条“封禁已逾一周”,说明了我是认可Kuailong做出的封禁决定的,但考虑那次事件中起因和PhiLiP提问照成多名用户发生争议有关,故经用户申诉我解除封禁。关于您所诉的问题,我确实有疏忽,没有在理由中详细分条说明,其当时行为确实有违于文明方针,我以后处理此类问题时会加以改善,以免再引起误会。您若还有什么疑虑,欢迎您继续和我沟通。--Nbfreeh 2018年5月7日 (一) 13:58 (UTC)
過去一個月(2018年4月15日至5月14日),互助客棧方針區有新提案30項,已通過有18項。
方針指引變動
- 《條目指引》,增加對應參考頁面。
- 《命名常規(人名)》(一),確立為方針,及增加例子。
- 《回退不過三方針》,修正字詞。
- 《車輪戰方針》,修正用辭,增加提代方案及列明例外情況。
- 《誹謗方針》,修順語句,及正式確立為方針,加以提醒。
- 《機械人方針》,機械人活躍門檻正式與操作者脫勾及縮減為一年,另外亦提醒操作者應該就每個已批准項目紀錄最後操作日期,並停用Wikipedia:机器人/提议。
- 《文明方針》,更新不文明行為示例。
- 《小小作品指引》,修順語句。
- 《刪除方針》,更新內容,修順語句,以更貼合目前做法。
- 《用戶核查方針》及《管理人員權限申請指引》,應基金會行動作出提示。
- 《非自由版權圖片大小指引》,修正連結。
- 《命名常規(人名)》(二),增添例子。
- 《基金會行動方針》,翻新條文。
- 《簽名指引》,更改圖檔。
- 《封禁方針》,修改過時條文。
- 《編輯禁制方針》,正式確立為方針。
- 《命名常規》,條目、分類、模板等頁面,但凡涵蓋某行政區全境內情況,則應該使用該行政區全稱。
- 《破壞方針》,添加論述連結。
- 《草稿名字空間指引》、《用戶查核方針》、《車輪戰方針》、《關注度(幾何圖形)指引》、《可靠來源指引》、《關注度(音樂)指引》、《車輪戰方針》、《可靠來源指引》、《人物收錄準則》、《關注度指引》、《回退功能方針》、《格式手冊(標點符號)》、《簽名指引》、《快速保留指引》、《編輯戰方針》、《命名常規》、《禁止人身攻擊方針》、《權限申請方針》、《機械人方針》、《IP封禁例外方針》、《命名常規(電子遊戲)》、《編輯禁制方針》、《命名常規(化學)》、《人事任免投票資格方針》、《格式手冊(標點符號)》、《命名常規(人名)》、《大量帳號建立者方針》及《大量訊息發送者方針》。
本期简报由《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編撰小組藉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發送于 2018年5月15日 (二) 00:48 (UTC)。
討論已進行約一日並持續中且支持維持方佔明顯多數卻被粗暴趁隙移動是故意無視與挑戰社群
[编辑]建議先依「WP:VPD#如何看待“台湾问题”被移动至“台湾统独议题”?」與「Talk:臺灣問題#建議改名:“臺灣統獨議題”→“臺灣問題”[錨點失效]」移回臺灣統獨議題,待至少一周後或更長時間再看共識如何。正當程序該被尊守,而非被故意遊戲;維基規範應被尊重,而非被當眾踐踏。--WildCursive(留言) 2018年5月17日 (四) 15:58 (UTC)
Wikipedia:維基百科政策簡報2018年6月號
[编辑]過去一個月(2018年5月15日至6月14日),互助客棧方針區有新提案35項,已通過有16項。
方針指引變動
- 《保護方針》、《編輯戰方針》及《傀儡方針》,應《編輯禁制方針》修訂。
- 《封禁方針》,增添代受封禁用戶編輯相關條文。
- 《快捷方式》經已降格為資訊頁。
- 《回退不過三原則》已改為重定向至《編輯戰方針》,而《編輯戰方針》則相應調整連結。
- 《禁止傷害新手指引》,增加兩個段落,分別為「如何避免成為「新手剋星」」及「如您覺得咬了人,或被人咬了的話……」。
- 《格式手冊(列表)》,增添某地人物列表收錄準則,該段落已確立為指引。
- 《檔案名稱指引》,已經正式確立為指引,列出檔案名應與不應如何,及就檔案重命名作出指引。
- 《編輯方針》,大幅更新內容,除原來提醒條目永無完美,一直修撰之中之外,亦加入文字描述提醒編者須恪守三大內容方針——《中立觀點方針》、《非原創研究方針》及《可供查證方針》,以及《收錄準則》及《生者傳記方針》。亦提示除了移除內容外,有其他方案可以選擇。以及,指出編者需要隨時準備好解釋其編輯決定,及準備好和其他編者溝通,以解決紛爭。
- 《機械人方針》,增加機械人批量條目建立標準。
- 《遊戲維基規則指引》,增添例子,確立原則——判斷是否玩忽規則時須以當事人意圖或動機判斷,以及明言濫用程序者亦屬擾亂。
- 《命名常規》,釐清句意。
- 《快速保留指引》,釐清句意。
- 《可供查證明方針》,移除消歧義連接。
- 《關注度指引》,修正字詞。
- 《檔案移動員方針》,正式確立為方針,記述職責、權限門檻、操作指引及檔案重命名指引。而《權限申請方針》及《新頁面巡查方針》亦已相應修訂。
- 《兒童保護方針》,正式確立為方針,明示禁止張貼兒童色情物品及提倡成人與兒童之不當關係,指引用戶如遇到前列情況可經電郵報告予基金會,以及對年輕編者給予相關建議。
- 《基金會行動方針》、《監督方針》、《用戶頁指引》、《可供查證方針》、《規則忽略方針》、《文明方針》、《命名常規》、《格式手冊(鏈接)》、《重定向方針》、《編輯禁制方針》、《回退功能方針》、《大量帳號建立者》、《外部連接指引》、《關注度(書籍)指引》、《車輪戰方針》、《關注度(幾何圖形)指引》、《保護方針》、《快速刪除方針》、《刪除方針》、《假定善意指引》、《禁止傷害新手指引》、《關注度指引》、《禁止人身攻擊方針》、《快速刪除方針§G11》、《格式手冊》、《格式手冊(標點符號)》及《收錄準則》。
本期简报由《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編撰小組藉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發送于 2018年6月14日 (四) 13:44 (UTC)。
就阁下在維基百科:管理員解任投票/Ellery的发言有意见?
[编辑]就阁下提出的
「管理員事務繁多加上維基百科方針繁複」
阁下是如何应付事務繁多与方針繁複,而又事後的溝通和回應呢?第二个问题:
「事後的溝通和回應也是大家彼此信任了解而賦予管理員權限的基礎。」
是从哪处大家、甚至社群、讨论等得出的基础?Ktsquare 留言 2018年6月20日 (三) 16:18 (UTC)
Ktsquare你好,好久沒聯絡,不知近來可好。我覺得因為「管理員事務繁多加上維基百科方針繁複」所以我覺得對待管理員的爭議操作行為(包括明顯錯誤)是應該盡可能善意推定和寬容,但事後遇到質疑的時候,事後應該儘可能說明自己這樣作的理由,在溝通中確認作法有沒有違反現在的方針,有沒有違背社群的共識。 所以「事後的溝通和回應也是大家彼此信任了解而賦予管理員權限的基礎。」是我個人的看法,管理員是因社群信任而賦予操作權限的人,管理員不應該是比其他維基人高人一等,而只能執行社群的共識(包括方針指引在內)。如果一個管理員使用權限的作法有爭議受到質疑時不能溝通說明,讓社群理解作法確實沒錯,或是雖然有錯但理解之後下次不會再有類似錯誤,就違背了這個原則,當然失去社群的信任是可推想的結果。ffaarr (talk) 2018年6月21日 (四) 08:35 (UTC)
你好,好久沒聯絡,不知近来如何。既然如此上述,你有时间回覆电邮么?-- Ktsquare 留言 2018年6月22日 (五) 01:24 (UTC)
- 看電郵的性質,有時候用戶大量發電郵求助管理員,我覺得我不是較適合的回覆者就不一定會回,如果是特定發給我的電郵、和我的操作相關的電郵我就會回。ffaarr (talk) 2018年6月22日 (五) 01:30 (UTC)
- 补充,ffaarr上面2018年6月21日 (四) 08:35说「Ktsquare你好,好久沒聯絡,不知近來可好。」;在我而言,这只是「应酬的」客气话。我出于礼貌上说上相对的「应酬的」客气话;不代表我曾经现实中联络过ffaarr本人。-- Ktsquare 留言 2020年8月28日 (五) 14:20 (UTC)
過去一個月(2018年6月15日至7月14日),互助客棧方針區有新提案44項,已通過有24項。
人事變動
- Ellery已經卸任管理員。
- 《保護方針》︰(一)、就編輯被保護模板增加指引,以增效率。(二)、對上一案追加修訂,修改字詞,以免誤會。(三)、修整字詞。
- 《編輯禁制方針》,廢除原來「用戶頁面」一段,更改為「紀錄」。毋須再於用戶頁添加模板,改為更新禁制紀錄。
- 《命名常規§地名》,明確以最高行政區劃名作同名地域消歧義關鍵詞,唯兩岸用語則未有共識。
- 《禁止人身攻擊方針§例子》,校對,修順語句。
- 《格式手冊》,修改連結。
- 《大量帳戶建立者方針》及《管理員方針》,前者修改權限組合,允許其授予「活動參與者」權限並制訂授予準則及限制,確立「活動參與者」用戶組權限組合;後者作出相應及事實修改。
- 《權限申請方針》,因應《大量帳戶建立者方針》及《檔案移動員方針》修改,添加相應模板。
- 《解除權限方針》,事實修改及修順語句。
- 《可靠來源指引》,就碩士論文是否可靠釐清判斷指引。
- 《刪除方針§存廢討論》,確認管理員對存廢討論有最終結案權。
- 《避免地域中心方針》,修整語句。
- 《封禁方針》,合併分類
- 《格式手冊(文字格式)》,貼合中文語境。
- 《快速刪除方針》,F3及F4款修改字句以致合符現況,增添F8及O7款,F8為明顯侵權檔案,提報五日後刪除;O7為廢棄草稿。
- 《隱退指引》,修順語句,釐清用戶頁及用戶討論頁於用戶隱退後應該如何處置,及解釋為何不可能刪除帳號。
- 《人物收錄準則》,修改語句,明言不符所列準則者,須符合《關注度通用指引》。
- 《重定向‧非中文重定向問題》,確立該段條文只適用於主名字空間。
- 《騷擾方針‧私密通訊》,原語句效力存疑,修整語句,確立條文。
- 《傀儡方針》,修改過時連結。
- 《格式手冊(標點符號)》,事實修改,目前已經不再使用臨時子頁面(/temp)重寫草稿。
- 《格式手冊(電視)》,增加段落「演員及角色資料」並確立為指引。如無多個可靠來源佐證,否則不應標記角色性質,例如第一男主角、第二男主角、第一女主角等。
- 《刪除方針》,事實修改,更改模板。
- 《兒童保護方針》、《重定向方針》、《文明方針》、《可靠來源指引》、《編輯戰方針》、《玩忽規則指引》、《編輯方針》、《保護方針》(一)、《編輯禁制方針》、《簽名指引》、《禮儀指引》、《檔案移動員方針》、《封禁方針》、《擾亂(以闡釋觀點)指引》、《格式手冊(列表)》、《義務回覆團隊方針》、《翻譯指引》、《新頁面巡查方針》、《用戶查核方針》、《頁面分類指引》、《快速刪除方針(準則部分)》、《用戶頁指引》、《機械人方針》、《破壞方針》、《保護方針》(二)、《收錄準則》、《條目空間指引》及《快速刪除方針》。
本期简报由《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編撰小組藉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發送于 2018年7月15日 (日) 03:27 (UTC)。
給您一個星章!
[编辑]![]() | 反破坏星章 |
您抵擋住了眾人的無理指責,批評和壓力,撤消Techyan對金牌雄鷹的無理解封,是合理得不能再合理的決定。--傀儡殺手MCC214不做維基百科的persona non grata和MXYZPTLK#我做了甚麼? 2018年8月7日 (二) 06:08 (UTC) |
給您一個星章!
[编辑]![]() | 管理員星章 | |
感謝閣下公正的裁決。--Jessica(留言) 2018年8月9日 (四) 13:24 (U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