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俠

赵燕侠(1928年3月1日—2025年3月19日[1]),女,河北武清人,京剧表演艺术家、老文艺一级演员[2]、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3]。京剧旦角“赵派”艺术创始人,中国共产党党员[4]。她的唱念咬字清晰,观众不看字幕能听清楚唱词[5][6]。其次,她将表演与唱结合,身体动作、面部表情与演唱并用,形成特有的舞台魅力[7]。主要代表作品有《大英杰烈》、《红梅阁》、《红娘》、《辛安驿》、《碧波仙子》、《白蛇传》和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后来的样板戏沙家浜》)等。

赵燕侠
曲艺家
籍贯河北武清县(现天津武清区)
出生1928年3月1日
逝世2025年3月19日
北京
职业京剧演员
代表作品十三妹、大英杰烈、白蛇传、玉堂春、红娘、沙家浜

演艺经历

[编辑]

赵燕侠出身梨园世家,但家境贫寒,少年时跟随搭班唱戏的父亲赵筱楼在多地演出。1934年,在武汉天声戏院,她第一次登台演出《三娘教子》里的薛倚哥[8]。这次演出后,赵燕侠跟随演武生的父亲练功。赵筱楼对赵燕侠的训练是老式的非常严苛的方法,即赵燕侠出了错和演对了都挨打[6][9]

由于家境贫穷,赵燕侠想出不花钱的吊嗓子的方法。小口的坛子是她的工具,她把嘴对着坛口,用手捂住坛口和脸之间的缝隙,对着坛子练习念白。冬天,她对着冰练习,直到冰被从口里哈出的热气融化成坑。这些练习成就了她日后在舞台演出时,不用麦克风能将声音清晰地传送很远[6]

1941年,赵燕侠跟随父母到了北京,跟随当时已落魄的諸茹香学戏[8][10]

1942年,在七姑父的介绍下,赵燕侠拜荀慧生为师,由荀慧生弟子何佩华为她教戏[8]。拜师后,赵家没有财力行拜师礼,即请宴席(赵燕侠在采访中提到要宴请200桌)和登报纸[10]

1943年,赵燕侠首次在北京登台,她主演了《十三妹》、《大英杰烈》、《翠屏山》,赵筱楼花重金聘请叶盛兰、马富禄、侯喜瑞为她配戏。作为女性演员,赵燕侠的武戏震惊了北京梨园行,比如在《大英杰烈》里,她身穿大靠连续做了12个鹞子翻身,三起三落。赵燕侠在三庆戏院的演出一炮而红[11]。同年,赵家托荀慧生代请李凌枫教戏,其中包括《龙凤呈祥》[10]

在北京的演出成功后,上海天蟾舞台的老板看到赵燕侠的商业价值,用定金欺骗了赵家,赵燕侠被迫用赵紫绡的名字在上海演出[12]

1947年,赵燕侠组建燕鸣京剧社[8],在1955 年改为燕鸣京剧团[13]。20世纪50年代戏改,赵燕侠的表演被批评为“低级趣味”、“庸俗”等[14][15][16][17]。但是她在上海主演的《玉堂春》场场客满[18],周恩来评价该剧是中国的《复活》[19]

1960年,燕鸣京剧团被并入北京京剧团(现在的北京京剧院[18][20],赵燕侠与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并列五大头牌。

1963年,北京京剧团排演田汉的剧本《白蛇传》。当时其他京剧演员的演出版本已经获得好评,赵燕侠决定演自己的版本。赵版的《白蛇传》在唱腔设计上不同于其他版本,比如在“盗仙草”不唱高拔子改唱二黄[8]。导演张艾丁为了发挥赵燕侠的演唱特点,请田汉为白素贞增加唱段[21]。赵燕侠向田汉提议,观众看完“断桥”后离场,最后一折“合钵”留不住观众,她请田汉在“合钵”增加演唱[8]。于是田汉写了“小乖乖”,李慕良谱曲,赵燕侠声情并茂地唱出了满堂彩[22]

1964年,赵燕侠首演革命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后改名为《沙家浜》)[20],同年与马连良、裘盛戎、马富禄等根据同名话剧改编排演了现代京剧《杜鹃山》[9]

197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为赵燕侠拍摄了戏曲电影《红娘》、《辛安驿》[23]

1977年,赵燕侠重返舞台[23],与袁世海、李和曾主演了“文革”后全国第一部新编京剧《闯王旗》。

1980年,赵燕侠带领北京京剧院一团在美国10个城市进行12个星期的商业演出,剧目有《十八罗汉斗悟空》、《三岔口》、《雁荡山》、《拾玉镯》、《白蛇传》、《碧波仙子》[24][25]

1995年和1996年,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北京戏剧家协会、戏剧电影报、武汉晚报、东方茶楼、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赵燕侠舞台生活60年”演出,赵燕侠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演出《白蛇传》、《玉堂春》等作为告别演出[9]

最后公开露面

[编辑]

2018年4月,北京京剧院主办“庆祝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先生诞辰90周年暨舞台生活85周年展演”。2017年12月赵燕侠出席了发布会。她发表感言,希望年轻演员好好学戏,观众看戏不容易,并亲自为《赵燕侠唱腔曲谱集》揭开盖布并赠送给学生[26][27]

曾任职务

[编辑]

1947年,赵燕侠挑班燕鸣京剧社

1960年,担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北京京剧院奠基人之一[2]

1979年,担任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2]

1981年,担任北京京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2]

1986年,担任北京京剧院六团团长[2]

获奖

[编辑]

2003年获中国唱片社颁发的金唱片奖[2]

2006年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表演艺术成就奖”[2]

2011年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颁发的第五届中国戏曲表演“终身成就奖”[2]

2023年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颁发的“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戏剧)”[2]

家庭

[编辑]
  • 大祖父(爷爷的哥哥):赵广顺,先唱京剧青衣,后改为场面上的打鼓佬(即乐队指挥)
  • 祖父赵广义,京剧小生。
  • 父亲:赵庆祥(艺名赵筱楼),京剧武生
  • 姑姑:赵鸿英、赵美英,京剧演员
  • 弟弟:赵元侠
  • 丈夫:张钊,北京外交学院教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1983年9月15日逝世
  • 女儿:张雏燕,京剧演员
  • 儿子:张天冲[28]

弟子

[编辑]

学生有于月芝、赵道英、阎桂祥、齐淑芳等;熊明霞、朱虹在2016年正式拜师[29];吴昊颐、王晶在2017年正式拜师[30]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京剧赵派创始人赵燕侠在京逝世. 北京时间. [2025-03-19].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艺术家介绍-前辈大师-赵燕侠. 北京京剧院. 
  3. ^ 赵燕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4. ^ 赵燕侠. 中国网. [2020-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5. ^ 扬和. 赵燕侠的唱. 戏剧报. 1957年, (1). CN 11-1767/J. ISSN 1001-8018 –通过知网空间. 
  6. ^ 6.0 6.1 6.2 崔伟. 氍毹燕舞 独树一家 赵燕侠艺术浅识. 中国戏剧. 2024年, (第5期). CN 11-1767/J. ISSN 1001-8018 –通过中国知网. 
  7. ^ 【老戏与流派】赵燕侠《玉堂春》门票热卖. 梅兰芳大剧院. 2017年10月16日. 
  8. ^ 8.0 8.1 8.2 8.3 8.4 8.5 和宝堂. 自成一派:赵燕侠.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 ISBN 9787208091436. 
  9. ^ 9.0 9.1 9.2 北京京剧院. 北京京剧院发布京剧艺术大师赵燕侠生平事迹. 北京日报. 2025年3月23日. 
  10. ^ 10.0 10.1 10.2 赵燕侠. 我的舞台艺术.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83年. 
  11. ^ 封杰. 赵燕侠骨 艺峰雪莲——访京剧名家赵燕侠先生. 中国京剧. 2007年, (8). CN 11-2869/J. ISSN 1004-3837 –通过知网空间. 
  12. ^ 张斯琦. 石榴花满旧琴台. 文汇报. 2018年7月27日. 
  13. ^ 张钊、殷波. 燕舞梨园:赵燕侠舞台生涯.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6年: 272. 
  14. ^ 各地报刊展开对赵燕侠色情下流表演的批评. 戏剧报. 1955年, (1). CN 11-1767/J. ISSN 1001-8018 –通过知网空间. 
  15. ^ 耿哲. 赵燕侠应接受批评. 戏剧报. 1955年, (1). CN 11-1767/J. ISSN 1001-8018 –通过知网空间. 
  16. ^ 赵任远. 演黄色戏没有任何“理由”. 戏剧报. 1995年, (1). CN 11-1767/J. ISSN 1001-8018 –通过知网空间. 
  17. ^ 谢雍君. 1950年代北京京剧观演关系之考察. 戏剧艺术. 2013年, (6): 52-60 –通过百度文库. 
  18. ^ 18.0 18.1 张茂杰. 赵燕侠:“观众是京剧的衣食父母”. 人民日报. 2018年7月19日 (中文(中国大陆)). 
  19. ^ 周桓. 振兴京剧靠自身——与赵燕侠一席谈. 中国京剧. 1993年, (第4期). CN 11-2869/J. ISSN 1004-3837 –通过中国知网. 
  20. ^ 20.0 20.1 北京京剧一团东风战斗团. 反党分子赵燕侠是怎样抗拒江青同志指示,破坏京剧改革. 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1967年2月 –通过文化革命通讯》第四期. 
  21. ^ 黎之彥. 京剧《白蛇传》创作纪实. 甘肃戏苑. 1990年, (1) –通过田汉基金会. 
  22. ^ 李紫贵口述将健兰花整理. 田老写《白蛇传》始末. 中国戏剧. 1998年, (7). CN 11-1767/J. ISSN 1001-8018 –通过中国知网. 
  23. ^ 23.0 23.1 沈昭.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逝世,曾在《沙家浜》中饰演阿庆嫂. 扬子晚报官方账号. 2025年3月19日. 
  24. ^ Clarke, Gerald. Show Business: China’s Whirling Kaleidoscope. Time. 1980年8月25日. 
  25. ^ Butterfield, Fox. Peking Opera Is Rehearsing For U.S. Debut at Met Aug. 12; Rehearsing for a Month 'Neither Fish Nor Fowl' May Seem Bizarre Color Coding Part of Medieval Epic. The New York Times. 1980年8月4日. 
  26. ^ 郑 娜. 庆祝赵燕侠诞辰90周年 (html).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月4日 [2025年3月31日] (中文(中国大陆)). 
  27. ^ 苏丽萍. 庆祝赵燕侠诞辰90周年暨舞台生活85周年.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9日 [2025年3月31日] (中文(中国大陆)). 
  28. ^ 李汉东. 梨园名伶武清人. 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 2012年8月: 288. ISBN 9787807235934. 
  29. ^ 罗云川. 京剧赵派创始人赵燕侠收徒 (html). 中国文化报. 2016年3月1日 [2025年3月31日] (中文(中国大陆)). 
  30. ^ 京剧流派创始人赵燕侠九十高龄收新徒:或是最后一次收徒 (html). 北京晚报. 2017年9月19日 [2025年3月31日]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