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勒與大龍

比勒與大龍〉(英語:Bel and the Dragon),也被譯作〈貝耳與大龍〉,是天主教東正教所接受為作為《聖經》的正典之一的《達尼爾先知書》所記載的一個故事。

歷史

[编辑]

記載了〈比勒與大龍〉這個故事的作品可能是出現於公元前一世紀中葉的希伯來文作品,後來被附加在《但以理書》的希臘文譯本中。它在《七十士譯本》中被列在《但以理書》後面,但在拉丁文譯本中,它被列在《蘇撒拿傳》後面。

更正教不接受此故事為作為首正典英语Protocanonical books的《但以理書》的內容的一部份,其視之為《舊約聖經》的次正典的內容的一部份,猶太教則沒有把《但以理書》本身列為構成《希伯來聖經》的先知書之一,而是把它歸類為雜集,但其前身古猶太教把它列為先知書之一。

〈比勒與大龍〉可説是目前已知的世上最古老的推理題材故事,故事主旨是揭露崇拜偶像者的所作所為的愚蠢之處和揭穿異教祭師所製造的關於多神論的騙局,藉以宣揚耶胡迪教所認可的一神論

情節

[编辑]

在故事的開端,波斯皇國國皇阿斯提雅革逝世之後,波斯人古列[註 1]繼承了皇位。有一天,國王在耶胡迪教先知但以理監察史面前聲稱加色丁教所崇拜的神祇比勒[註 2]每天要享用大量的細麵、油和綿羊,國王詢問但以理 為甚麼他不崇拜比勒,但以理回答説他只敬拜天主,並且聲稱比勒只是一個假神,作為一個人手製作出來的柛像,它裡面是泥土,外面是黃銅,因此它既不會,也不會。國王因而大為震怒,他馬上傳召負責崇拜比勒的加色丁教祭師前來與但以理對質,前者打賭説如果他們不能證明比勒是吃了這些食物的真神,他們就願意受死,否則就要處死但以理,國王接受了這個請求。隨後他把食物照樣獻在柛庿裏,之後關閉庿門並貼上御印封條,但以理卻暗中在地上撒滿了灰。第二天早上,供桌上的食物果然不見了,國王於是高呼説比勒不是虛假的,但但以理告訴國王,地上多了許多腳印。原來負責拜祭比勒的祭師們晚上帶同妻兒,從位於桌底下的暗門進入柛庿並將被獻給比勒的食物吃光了。國王因但以理所作的提醒而洞悉了祭師的詭計,於是下令把他們處死,之後國王把被用來崇奉有着比勒的形象的柛像的柛庿交給但以理處置,但以理便命人摧毀了柛像及柛庿。

國王所崇拜的另一個神祇是一條活生生的大龍。國王聲稱因為大龍是有性命的,所以牠是活着的神祇,既然如此,那麼但以理就應該崇拜牠,但但以理説這條大龍不像天主那樣是永生不滅的,牠不是不死不滅的,隨後但以理向國王打賭説他不用刀或棍,就能殺死這條龍,國王於是賦予他做這事的權力,之後但以理將瀝青、脂油和頭髮煮成,送給那條龍吃,結果牠全身爆裂而死。隨後但以理諷刺崇拜牠的異教徒説:「請看, 你們所敬拜的神!」

加色丁人眼見對於他們所崇拜的神祇的信仰被一一破除,震驚之餘,以即將殺害國王全家一事脅迫國王處死但以理。國王無可奈何,只好派人把但以理扔在獅子坑裡[5],可是獅子沒有傷害但以理,上主之使者英语Angel of the Lord更將耶胡迪教的另一位先知哈巴谷英语Habakkuk從猶大地提起來並帶他到位於加色丁地的獅子坑那𥚃,好讓他把預備好的飯菜送給但以理吃。到了第七天,國王前來哀悼但以理的離世,卻驚訝地發現他仍然活着,國王感到十分高興,於是下令釋放但以理,接着便派人把試圖害死他的人送進獅子坑,他們馬上就被獅子吞吃了。其後國王詔告天下,表示他相信天上的大主才是惟一真神英语God in Judaism,並且宣稱天下萬民都應該敬拜祂。

註釋

[编辑]
  1. ^ 杜埃本中,這個角色只是單純地被稱為君王,其名字沒有被提及,但相關註釋聲稱這位君王可能是埃伊爾梅羅達赫英语Amel-Marduk(Euilmerodach)[1]。根據史籍上的記載,他是新巴比倫帝國的第三位皇帝。根據《達尼爾先知書》上的相關記載,在新巴比倫帝國滅亡之後,一個名叫達理阿的瑪待人成為了加色丁國的國君。根據史籍上的記載,建立了波斯米底亞王國的瑪代王國國王居魯士二世米底王國國王阿斯提阿格斯的外孫,而被不少人認為與達理阿是同一個人的阿契美尼德帝國建立者大流士一世皇帝[2]是居魯士二世的女婿。一些人認為居魯士二世與《達尼爾先知書》所提及的波斯人古列是同一個人,又認為後者即是瑪待人塞魯士且他與達理阿是同一個人[3]。另一方面,杜埃本的相關註釋聲稱阿斯提阿格斯是達理阿的另一個名字[4]。然而,有人認為這位君王不可能既是阿斯提阿格斯的繼後者居魯士二世,又是在建立了阿契美尼德王國英语Achaemenid Kingdom的居魯士大帝登上王位前便已經被殺害的埃伊爾梅羅達赫,此外,有人認為阿斯提阿格斯與大流士一世不可能是同一個人,原因是在居魯士二世逝世之後,大流士一世才登上帝位,那時阿斯提阿格斯早已去世。故事中的這位君王到底是誰這個問題目前仍有爭議性。
  2. ^ 比勒神的形象的原型是巴比倫教所崇拜的很有名氣的神祇貝耳英语Bel (mythology)神的形象。

参考文献

[编辑]
  1. ^ Chap. XIIII.. Philologic at NU. [2025-04-06] (英语). 
  2. ^ Newsom & Breed 2014,第191-192頁.
  3. ^ Colless, Brian. Cyrus the Persian as Darius the Mede in the Book of Daniel.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英语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1992, 56: 114. 
  4. ^ Chap. VI.. Philologic at NU. [2024-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7) (英语). 
  5. ^ 但以理書 6:1–28

參考書目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