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教學院三樂周𠖳桅學校

孔教學院三樂周𠖳桅學校
Confucian Sam Lok Chow Mud Wai School
停辦後的三樂周𠖳桅學校校舍(2012年)
地址 香港新界大埔汀角路大元邨(第二代校舍)
 香港九龍樂富橫頭磡邨第7座地下(第一代校舍)
类型津貼小學
宗教背景孔教
辦學團體香港孔教學院
创办日期1963年(三樂學校)
1980年(大埔校舍)
关闭日期2006年
校監湯徫掄先生
校長冼兆權先生
教師人數26人[註 1]
年级小一至小六
学生人数416人[註 1]
校园面积4,140平方米(第二代校舍)[2]
校訓敬教勸學
学校网址http://www.samlok.edu.hk

孔教學院三樂周𠖳桅學校(英語:Confucian Sam Lok Chow Mud Wai School),為香港大埔區一所已停辦津貼小學,於1963年以「孔教學院三樂學校」之名創辦,至2006年因收生不足被「殺校」。

歷史

[编辑]

此校前身為「孔教學院三樂學校」,於1963年在橫頭磡徙置區第7座(原稱為H座)地下開辦,為一所半日制小學,共開辦36班。由於獲孔教學院時任主席黃允畋捐款3萬港元,故此校以其家族堂號「三樂堂」冠名[3]。按照原定計劃,此校於同年3月開辦,但因第一代校舍仍未完工,最終延遲半年才開課[4]

受屋邨重建影響,此校於1978年起申請校舍重置。兩年後,此校獲批大元邨一所剛建成的「火柴盒」小學,並隨即遷入;然而,舊校舍仍維持運作,直至1982年為止。由於孔教學院決定將已故前主席周𠖳桅捐建新校的款項,及黃允畋所捐獎學金悉數改作重置經費,故此校更名為「三樂周𠖳桅學校」[5]

自1997/98學年起,此校上、下午校收生持續下跌[6],而在2001年改為全日制後情況更為嚴重,每年只收一班[7]。因此,此校於2003年後被勒令停招小一[8][9],至2006年正式停辦[10],結束其合共43年的歷史。

校舍

[编辑]

橫頭磡邨校舍

[编辑]

此校第一代校舍位於橫頭磡邨第7座(原H座)地下,設有18間課室[3]

隨著此校於1982年完全遷出,原有校舍隨即騰空,但校舍所在的樓宇直到1988年才拆卸。原址於兩年後完成重建,成為同一屋邨的停車場大樓。

大元邨校舍

[编辑]

此校位於大元邨的第二代校舍,為一座後期型「火柴盒」小學,佔地4,140平方米,設24間課室及少量特別室[2],並曾於7樓加建一層。

在三樂周𠖳桅學校2006年停辦時,校舍曾分配予同區聖公會阮鄭夢芹小學下午校作分拆[11]。然而,由於此校校董就交還校舍未達共識[12],再加上該校改與另一所學校合併,最終沒有遷入。

因「雙非」入學潮緣故,教育局於2017年將此校校舍再分配予新界婦孺福利會基督教銘恩小學,以開辦為期9年的「有時限小學」[13]。隨著該校亦將於2027年停辦,校舍長遠將重建為公營房屋[14]

聯繫學校

[编辑]

此校開辦初年,曾與同系大成中學結為聯繫學校,所有學生可獲推薦升讀該校[15]。然而,有關升學安排早已終止,即使該校後來亦遷入大埔,聯繫亦未曾恢復[6][7]

歷任行政人員

[编辑]

校監

[编辑]

校長

[编辑]

上、下午校兼任

[编辑]

上午校

[编辑]
  • 陳雪雄 先生[20]
  • ?-2001年:王國強 先生(後改任全日制校長)[21]

下午校

[编辑]
  • 梁瑞華 先生[20]
  • 區銳成 先生[21]
  • ?-2001年:文壽堂 先生[6]

全日制

[编辑]
  • 2001年-2002年:王國強 先生[22]
  • 2002年-2006年:冼兆權 先生(末任校長)[1]

校友

[编辑]

註解

[编辑]
  1. ^ 1.0 1.1 2003年數字[1]
  2. ^ 由教育司署轉職,原為某官立小學校長。
  3. ^ 由副校長晉升。
  4. ^ 有關陳志發就學資料,出自其Facebook 專頁「陳志發 Stevefat」於2018年1月20日發出的貼文。
  5. ^ 菊梓喬曾於2021年4月4日接受香港電台第一台《舊日的足跡》專訪,透露其求學過程。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全港小學選校指南 2004年全新版. 荷花出版. 2003-06: 249. 
  2. ^ 2.0 2.1 立法會十六題:編配土地及空置校舍作教育用途:附件二 (PDF). 教育局. 2013-12-11 [2024-12-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3-15). 
  3. ^ 3.0 3.1 孔教學院在橫頭磡 設立三樂學校 黃允畋捐款三萬元開辦. 華僑日報. 1963-02-05 [2025-03-25]. 
  4. ^ 孔教學院昨董事會議 建校獲政府增貸款項 三樂學校校舍未竣工 改九月開課. 華僑日報. 1963-03-28 [2025-03-25]. 
  5. ^ 二五五一年孔聖誕環球慶祝大典暨孔教學院七十周年院慶. 香港孔教學院. 2000: 59-61. 
  6. ^ 6.0 6.1 6.2 小學概覽2000:大埔區.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 2000: 22-23. 
  7. ^ 7.0 7.1 小學概覽2002:大埔區.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 2002: 20. 
  8. ^ 2003年度小一入學 各小一學校網小學名冊. 教育署學位分配組. 2002-08: 59. 
  9. ^ 2004年度小一入學 各小一學校網小學名冊. 教育統籌局學位分配組. 2002-08: 46. 
  10. ^ 敬教勸學:孔教學院八十周年院慶. 香港孔教學院. 2010: 123. 
  11. ^ 2006年校舍分配工作結果(小學轉全日制) (PDF). 教育局. [2025-03-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4-17). 
  12. ^ 香港商業電台. 區議員批評空置校舍浪費資源. 2009-09-10 [2017-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3. ^ 2017年第四次校舍分配工作結果 (PDF). 教育局. 2017-12-17 [2025-03-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19). 
  14. ^ 經中央調配機制檢討的空置校舍用地清單. 規劃署. 2024-07-31 [2025-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6). 
  15. ^ 九龍橫頭磡區大廈 三樂學校開辦招生 獲政府津貼 每月收費五元. 華僑日報. 1963-02-11 [2025-03-25]. 
  16. ^ 孔教學院主辦 大成中學三樂學校 開始招生九月開課. 工商日報. 1963-06-12 [2025-03-25]. 
  17. ^ 三校舉行畢業禮 孔教學院三樂學校 聖慈幼英文中學 宣道小學. 華僑日報. 1975-07-30 [2025-03-25]. 
  18. ^ 香港教育年鑑 第六輯. 香港教育文化事業公司. 1975: 77. 
  19. ^ 善長捐款助學 迦密英文中學員生捐六百餘 孔教學院三樂學校義不後人. 華僑日報. 1978-03-04 [2025-03-25]. 
  20. ^ 20.0 20.1 香港教育資料中心. 香港教育手冊. 商務印書館. 1988: 439. 
  21. ^ 21.0 21.1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香港教育資料中心. 香港教育手冊 最新版. 商務印書館. 1993: 497. 
  22. ^ 全港小學選校指南 2003年全新版. 荷花出版. 2002-06: 249.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