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皮爾斯
威廉·皮爾斯 | |
---|---|
![]() 2001年的皮爾斯 | |
出生 | 安德鲁·麦克唐纳(William Luther Pierce III) 1933年9月11日 美國喬治亞州亚特兰大 |
逝世 | 2002年7月23日 美國西維吉尼亞州Mill Point | (68歲)
别名 | Andrew Macdonald |
教育程度 | 艾倫學院 |
母校 |
|
职业 | [1] |
组织 | 國家同盟 |
知名作品 | |
运动 | 新納粹主義、白人至上主義, 白人民族主義, 反全球化 |
配偶 |
|
儿女 | 2 |
签名 | |
![]() |
威廉·盧瑟·皮爾斯(英語:William Luther Pierce,1933年9月11日—2002年7月23日)是美國物理學家,作家和活動家,在俄勒岡州立大學物理學教授,化名安德魯·麥克唐納。小說《透納日記》和《獵人》是威廉·皮爾斯最著名的作品,威廉·皮爾斯是國家同盟的創始人,也是一個美國最突出的白人民族主義者,直到他去世為止。
生平
[编辑]威廉·皮爾斯出生在佐治亞州亞特蘭大,蘇格蘭,愛爾蘭和英國血統的長老宗家庭,皮爾斯從舊南,後裔托馬斯·瓦特,阿拉巴馬州的州長和總檢察長,美國南部邦聯的貴族後裔美國南北戰爭。威廉·皮爾斯學業表現良好,於1952年從高中畢業。他於1955年收到了萊斯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於1962年從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獲得博士學位,並成為俄勒岡州立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在1962年,他加入了反共產主義的約翰·伯奇協會。
1965年,他離開了俄勒岡州立大學,成為航空製造商普惠公司(康涅狄格州紐黑文)高級研究員。1966年,威廉·皮爾斯搬到華盛頓地區,喬治·林肯·羅克韋爾於1967年被暗殺後,皮爾斯成為全國青年聯盟領導人。
全國聯盟是政治的先鋒,最終將帶來一個白人民族主義革命。威廉·皮爾斯在1978年寫下《透納日記》,描繪了美國的暴力革命,從而推翻美國聯邦政府。
1984年,他又寫了小說《猎人》,描繪一個越戰老兵在華盛頓特區暗殺異族婚姻夫婦、自由記者、政治家和官僚。威廉·皮爾斯在西弗吉尼亞州度過了他的餘生,主持一個每週廣播節目,出版國家聯盟公報內部刊物。
2002年7月23日,威廉·皮爾斯在西弗吉尼亚州死於肾衰竭[2]。
參考
[编辑]- ^ FOIA: Pierce, William L.-HQ-1 –通过Internet Archive.
- ^ Jeffrey Gettleman. William L. Pierce, 68; Ex-Rocket Scientist Became White Supremacist. 洛杉矶时报. 2002-07-24 [202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8) (英语).
- The National Alliance websi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merican Dissident Voices
- Cosmotheism Trilogy By William Luther Pierce
- The National Alliance's news websi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ierce's entry at History Commons
- Pierce, Koehl and the National Socialist White People's Party Internal Split of 197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