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融

吳融(850年—903年),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市)人。羊紹素表兄。

大中四年(850年)出生[1],吴翥之子[2]吳蜕之兄長。[3]王定保友好,吴融將女兒嫁給他[4]“初力學,富辭調,工捷,頗負時望。”[5],与诗人韩偓方干贯休等人交往唱和。昭宗龍紀元年(889年)進士及第。大顺二年(891年)隨宰相韋昭度討蜀[6],表掌書記,累遷侍御史,後韋昭度被杀,一度去官,流落荊南。後召為左補闕,拜中書舍人天復元年(901年)受命於御前起草詔書,頃刻而就,甚得昭宗激賞,進戶部侍郎。同年冬天,昭宗被宦官韓全誨等劫持至鳳翔(今陝西寶雞),融扈隨不及,去客閿鄉,天復三年(903年)正月,昭宗返回長安,不久召還吳融為翰林承旨,卒于任上。[7]有三子,长子吴濬、次子吴济、三子吴汉

吳融善作詩,流传下来有三百余首,十分可观,詩風承襲晚唐溫庭筠李商隱一派,《四庫全書總目》說“音節諧雅,猶有中唐之遺風”。[8]有《唐英歌詩》三卷傳世。

注釋[编辑]

  1. ^ 台灣學者胡雅嵐據其诗《祝风三十二韵》云“余仍轗轲者,进趋年二纪”、“吁余将四十,满望只如此”,自言屢試不第达“二纪”之久,且年近四十。以文德元年(888年)吴融三十九岁來推算,二十四年后才中举,其生年約為大中四年(854年)。(胡雅嵐:《吳融生平及其詩作研究》)
  2. ^ 马永易:《实宾录》卷11
  3. ^ 钱易南部新书》卷七载,“吴融字子华,越州人。弟蜕,亦为拾遗。”
  4. ^ 诗话总龟》卷二十六《寄赠门上》记:“王定保,唐光化光化三年(900年)李渥侍郎下及第。 吴子华侍郎脔为婿。 ”又《全唐诗》卷743中有《赠王定保》一诗,其诗题下有记:“定保光化中及第。 吴子华侍郎以子妻之。 ”
  5. ^ 唐才子傳·吳融傳》
  6. ^ 吴融诗《灵池县见早梅》题下自注云:“时太尉中书令京兆公奉诏讨蜀,余在幕中。”(《全唐诗》卷684)韦昭度讨蜀时间,在文德元年(888年)。吴融识韦昭度應在中和二年(882年)以後,時韦昭度自成都任职扬州。
  7. ^ 《新唐书》:“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官。”《唐才子传校笺》引岑仲勉考云:“'融卒何年,虽乏明文,但据《旧唐书》一七九《柳璨传》,璨天祐元年正月十日命相时,充承旨者已是张文蔚,则文蔚殆于天复三年加充。换言之,即融以天復三年(903)卒官也。所论甚是。”《南明吴氏宗谱》云吴融晚年“爰卜剡东叠石而居焉,卒,御葬于汤浦。”又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摭言十五卷”载,“唐王定保撰。 专记进士科名事。 定保,光化三年进士,为吴融子华婿,丧乱后入湖南,弃其妻弗顾,士论不齿”。
  8.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一吴融《唐英歌诗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