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学校

南开学校旧址

南开学校泛指南开系列学校,是严修张伯苓创办的一系列旨在促进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学校,包括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子中学重庆南开中学南开小学[1]

1937年,南开学校受到日军摧毁。1946年4月9日,南开大学改为国立;1952年12月23日,南开中学改为公立。南开学校内部的从属关系不复存在,但各校都视张伯苓为第一任校长,有着相同的校歌、校训、类似的校徽以及其他文化传统。

历史沿革

[编辑]

1898年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开设严氏家馆,聘张伯苓任教[2][3]。1901年,天津邑绅王奎章也聘请张伯苓教其子侄。[4]

1904年严修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将严、王两馆合并,面向社会公开招生,正式成立中学,校舍仍在严宅。校名初为“私立中学堂”,后易名“私立敬业中学堂”,1905年改称“私立第一中学堂”。1906年8月,学校在南开洼起建新校舍。1907年初,学校由严宅迁入南开洼新址,同年秋举行新校舍落成会,将校名改称“南开中学堂”。

1912年4月,按照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的规定,校名正式定为南开学校[5]。1917年,学生人数已满千人。学校于1919年、1923年、1928年分别成立了大学部女中部小学部,与原有中学部合称“南开四部”。1936年抗战爆发前夕,张伯苓卓有远见地开办了重庆南渝中学。1937年7月30日,南开大学、南开中学被侵华日军轰炸。

校园

[编辑]
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主教学楼

校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薛进文会见海内外校友会负责人与南开系列学校领导. 南开新闻网. [2016-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2. ^ 彭景晖、李笑萌、陈建强. 教育救国,知识分子抗战之路. 光明日报. 2015-09-24. 
  3. ^ 侯杰、秦方. 南开之父张伯苓. 文汇报. 2005-01-27. 
  4. ^ 郑致光 杨光伟 (编). 张伯苓传.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 8. ISBN 7-201-00223-6. 
  5. ^ 《天津南开中学志》编修委员会 (编). 天津南开中学志. 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30977200.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