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明元帝始賜公爵列表
本列表列出北魏明元帝始賜公爵的名單。
安城公(?—416年)[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城公 | | 叔孫俊 | ?—416年 | 贈安城王,諡孝元 |
進爵為王;弟叔孫鄰襲公爵,降為丹陽公 |
會稽公/鉅鹿公(?—443年)[2] |
以數從征討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會稽公→鉅鹿公 | | 劉潔 | ?—443年 | |
伏誅,爵除 |
淮南公(417年—?)[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淮南公 | | 司馬國璠 | 417年—? | |
無子,爵除 |
隴西公[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隴西公 | | 姚黃眉 | | 贈隴西王,諡獻 |
武陵公(418年—?)/遼西公[5] |
由安樂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武陵公→遼西公 | | 尉諾 | 418年—? | |
2 | 遼西公 | | 尉歡 | | 尉諾第八子 |
3 | 遼西公 | | 尉崙 | | 尉歡子 |
鬱林公(420年—454年)[6]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鬱林公 | | 司馬文思 | 420年—442年 | 進爵譙王 |
2 | 鬱林公 | | 司馬彌陀 | ?—454年 | 司馬文思子 |
伏誅,爵除 |
東海公[7]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東海公 | | 司馬天助 | ?—442年 | |
2 | 東海公 | | 司馬元伯 | | 司馬天助子 |
降為溫縣子 |
長沙公[8] |
以勳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長沙公 | | 拓跋磨渾 | | |
武邑公[9] |
由武遂子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武邑公 | | 拓跋受洛 | | |
南安公(?—426年)[1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安公 | | 拓跋素 | ?—426年 | |
復襲爵常山王 |
廣平公(?—452年)[1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廣平公 | | 張黎 | ?—452年 | |
伏誅,爵除 |
新蔡公[1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蔡公 | | 司馬準 | | |
降為密陵侯 |
博陵公[1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博陵公 | | 苟孤 | | |
犍為公/下邳公[15] |
以率眾來降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犍為公→下邳公 | | 費峻 | | |
- ^ 《魏書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遷衛將軍,賜爵安城公。”
- ^ 《魏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十六》:“潔性強力多智,數從征討有功,進爵會稽公……於是超遷尚書令,改為鉅鹿公。”
- ^ 《魏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國璠賜爵淮南公。卒,無子,爵除。”
- ^ 《魏書 卷八十三上 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姚泓滅,黃眉間來歸,太宗厚禮待之,賜爵隴西公,尚陽翟公主,拜駙馬都尉,賜隸戶二百。”
- ^ 《魏書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長孫道生之討馮跋也,諾與驍騎將軍延普率師次遼西。轉寧東將軍,進爵武陵公……改邑遼西公。”
- ^ 《魏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以文思為廷尉卿,賜爵鬱林公。”
- ^ 《魏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除平東將軍、青徐二州刺史、東海公。”
- ^ 《魏書 卷十四 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列傳第二》:“以勳賜爵長沙公,拜尚書,出為定州刺史。”
- ^ 《魏書 卷十五 昭成子孫列傳第三》:“子受洛,襲,進爵武邑公。”
- ^ 《魏書 卷十五 昭成子孫列傳第三》:“少引內侍,頻歷顯官,賜爵南安公,拜外都大官。世祖初,復襲爵。”
- ^ 《魏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十六》:“太宗器其忠亮,賜爵廣平公,管綜機要。”
- ^ 《魏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太宗時歸闕,爵蒼梧公,加征南大將軍。”
- ^ 《魏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時太宗在虎牢,授寧遠將軍、新蔡公、假相州刺史。”
- ^ 《魏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後除鎮軍大將軍、并州刺史、博陵公。”
- ^ 《魏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泰常末,率眾來降,拜龍驤將軍,賜爵犍為公。後遷征南將軍、廣阿鎮大將,徙爵下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