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前期的爵位均為虛爵,分為正爵、假爵兩類,正爵可世襲,假爵不可世襲,追贈的爵位一般也不可世襲。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始賜五等爵,天赐元年(404年)廢除男爵[1][2][3]。後復男爵,為第五品[4]。
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仿效南朝推行爵制改革,廢除假爵,改置開國爵(五等封爵)和散爵(五等爵),均可世襲。開國縣男為實封,享有食邑,男國置三卿(郎中令、大農、中尉)等官,封地改縣令為相。散男為虛爵,無封國、食邑和官屬。太和十八年(494年),制定租税分食制,開國縣男五分食一。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制定的《後職員令》規定開國縣男為第五品,散男為從第五品。後增設鄉男[1][5]。自孝明帝、孝莊帝以來,出現了一地累封的現象,內史、相制度漸廢[6]。
北齊爵制基本沿襲北魏、東魏之制。開國縣男(第五品)、鄉男(從第五品)為實封,男國置三卿(郎中令、大農、中尉)、四令(典書、典祠、學官、典衛令)、四長(陵、廟、食官、廄牧長)、典府丞、執書、謁者、舍人等官。散縣男為虛爵,從第五品。[7]
西魏、北周對爵制進行了大幅改革,廢除了散爵,但開國爵卻走向虛散化,國官大量減省,食邑虛指,只有寄食別地者才享有實封收入。[8]
下表列出北朝可考的縣男、鄉男。
魏昌男(396年—?)[9] |
以以郡來降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魏昌男 | | 呂顯 | 396年—? | |
信都男[1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信都男 | | 劉提 | | |
朝那男[1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朝那男 | | 梁穎 | | |
新城男(?—417年)[1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城男 | | 于栗磾 | ?—417年 | |
進爵新安侯 |
某男[13] |
以隨父歸誠之勳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某男 | | 費郁 | | |
成皋男(427年—430年)[14] |
以從征赫連昌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成皋男 | | 和歸 | 427年—430年 | |
進爵高陽侯 |
霸城男(430年—?)[15] |
以從征平涼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霸城男 | | 樓安文 | 430年—? | 贈陽平公,諡定 |
漢安男(430年—?)[16] |
以從征平涼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漢安男 | | 宿沓干 | 430年—443年 | |
2 | 漢安男 | | 宿石 | 445年—? | 宿沓干子 |
進爵蔡陽子 |
容城男(430年—?)[17] |
以從征平涼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容城男 | | 黎嶷 | 430年—? | |
2 | 容城男 | | 黎鎮 | | 黎嶷子 |
3 | 容城男 | | 黎瓊 | | 黎鎮子 |
武陵男(431年—?)[18] |
以平滑臺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武陵男 | | 崔模 | 431年—? | |
南浦男(439年—?)[1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浦男 | | 張湛 | 439年—? | |
臥樹男(439年—?)[2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臥樹男 | | 宗欽 | 439年—? | |
句町男(439年—?)[2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句町男 | | 宗舒 | 439年—? | |
沂水男(445年—?)[2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沂水男 | | 崔寬 | 445年—? | |
進爵安國子 |
建德男(451年—476年)[23] |
以從駕臨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建德男 | | 苟頹 | 451年—476年 | |
進爵成德侯 |
松楊男(451年—?)[24] |
以從駕臨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松楊男 | | 費于 | 451年—? | |
2 | 松楊男 | | 費萬 | ?—495年 | 費于子 |
3 | 松楊男 | | 費穆 | | 費萬子 |
新昌男(451年—?)[25] |
以歸降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昌男 | | 張忠 | 451年—? | |
襄邑男[26]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襄邑男 | | 拓跋陵 | | |
進爵為子 |
某男[27] |
以征和龍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某男 | | 長孫陳 | | |
進爵為子 |
介休男[28] |
以從兗州刺史羅忸擊賊於陳汝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介休男 | | 尉撥 | | |
進爵為子 |
某男[2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某男 | | 屈某 | | 屈觀子 |
陽都男(?—452年)[3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陽都男 | | 賈秀 | ?—452年 | |
進爵為子 |
富城男[31] |
以從幸海隅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富城男 | | 尉元 | | |
進爵太昌侯 |
江陽男[3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江陽男 | | 韓備 | | |
進爵行唐侯 |
始復男[33] |
以歸降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復男 | | 胡叟 | | |
2 | 始復男 | | 胡某 | | 胡始昌弟 |
顯美男[4] |
以歸款軍門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顯美男 | | 常仕國 | | |
安陽男[3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陽男 | | 李洪之 | | |
進爵汲郡公 |
永寧男(452年—455年)[35] |
以先朝舊勳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永寧男 | | 酈範 | 452年—455年 | |
進爵為子 |
安樂男(452年—?)[36]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樂男 | | 游明根 | 452年—? | |
進爵新泰侯 |
魯陽男(452年—?)[37]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魯陽男 | | 韓麒麟 | 452年—488年 | 贈燕郡公,諡康 |
2 | 魯陽男 | | 韓仲穆 | | 韓麒麟孫 |
興平男[3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興平男 | | 韋範 | | |
2 | 興平男 | 貞 | 韋雋 | ?—515年 | 韋範子 |
3 | 興平男 | | 韋榮緒 | | 韋雋子 |
開陽男[39] |
以歸國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開陽男 | | 高潛 | | |
2 | 開陽男 | 成 | 高崇 | 500年代—? | 高潛子 |
3 | 開陽男 | 康 | 高謙之 | | 高崇子 |
4 | 開陽男 | | 高子儒 | ?—548年 | 高謙之長子 |
龍城男[40] |
以窺覘蠕蠕兼有戰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龍城男 | | 賀拔爾逗 | | |
2 | 龍城男 | | 賀拔度拔 | ?—524年 | 賀拔爾逗子 |
安豐男(475年—?)[4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豐男 | | 程駿 | ?—485年 | 贈曲安侯,諡憲 |
平昌男(475年—?)[42] |
以擒斬田智度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昌男 | | 鄭羲 | 475年—? | |
進爵滎陽侯 |
延陵男[43] |
以從尉元討定南境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延陵男 | | 李長仁 | | |
貝丘男(?—497年)[4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貝丘男 | | 傅永 | ?—497年 | |
改封貝丘縣開國男 |
蓨縣男[45]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蓨縣男 | | 李述 | | |
2 | 蓨縣男 | 文簡公 | 李象 | ?—541年 | 李述子 |
魏昌男[46]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魏昌男 | | 陽藻 | | |
2 | 魏昌男 | | 陽撝 | | 陽藻孫 |
某男[47] |
以不降屈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某男 | | 嚴季 | | |
某男[48] |
以守節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某男 | | 朱長生 | | |
某男[48] |
以守節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某男 | | 于提 | | |
饒陽男(498年—?)[49][50] |
以從駕南征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饒陽男 | 宣公 | 元遙 | 498年—517年 | |
井陘男(498年—?)[51] |
以從征新野、平南陽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井陘男 | | 杜纂 | 498年—? | |
晉陽男(499年—?)[52][53] |
以馬圈之勳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陽男 | | 元鷙 | 499年—528年 | 改封昌安縣開國侯 |
2 | 晉陽男 | | 元季彥 | 528年—? | 元鷙第三子 |
定陶男[5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定陶男 | 克 | 慕容契 | ?—516年 | |
章武男(500年—?)[57] |
以赭陽之勳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章武男 | | 韓顯宗 | 500年追贈 | |
2 | 章武男 | | 韓武華 | | 韓顯宗子 |
清河男(500年—?)[44] |
以迎納裴叔業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清河男 | | 傅永 | 500年—? | |
淮陽男(504年—?)[58] |
以從克義陽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淮陽男 | | 陸叡 | 504年—523年 | |
定陵男[5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定陵男 | | 崔延伯 | | |
臨青男[60][61] |
以從中山王英南討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青男 | 貞 | 崔敬邕 | ?—517年 | |
2 | 臨青男 | | 崔子盛 | | 崔敬邕子 |
高邑男(521年—?)[62] |
以迎接梁義州刺史文僧明之勳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高邑男 | | 崔瑜之 | 521年—527年 | |
2 | 高邑男 | 康 | 崔孟舒 | | 崔瑜之長子 |
臨清男(524年—?)[63] |
以軍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清男 | | 陳元康 | 524年—? | |
高平男[64] |
以平冀州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高平男 | 宣景公 | 李虔 | ?—530年 | |
昌平男[65] |
以戰沒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昌平男 | | 寇治 | 追贈 | |
2 | 昌平男 | | 寇朏之 | ?—546年 | 寇治長子 |
安平男[66] |
以破柔玄賊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平男 | | 崔仲哲 | | |
蒲陰男[67] |
以從李神軌征討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蒲陰男 | 簡 | 崔季良 | | |
城皋男[68] |
以軍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城皋男 | | 鄭輯之 | ?—537年 | |
恒農男(?—528年)[6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恒農男 | | 楊仲宣 | ?—528年 | |
進爵為伯 |
華陰男[7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華陰男 | 貞 | 楊逸 | | |
樂陵男(?—550年)[71][72] |
以平荊蠻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樂陵男 | 文肅 | 崔士泰 | ?—528年 | |
2 | 樂陵男 | | 崔肇師 | ?—550年 | 崔士泰子 |
改封襄城縣開國男 |
鄒縣男[7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鄒縣男 | | 唐耀 | ?—528年 | |
陽洛男(528年—?)[74] |
以軍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陽洛男 | | 竇瑗 | 528年—? | |
新昌男(528年—?)[74] |
以拜尒朱榮官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昌男 | | 竇瑗 | 528年 | |
2 | 新昌男 | | 竇叔珍 | 528年—? | 竇瑗兄 |
阜城縣男(528年—532年)[75]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阜城縣男 | | 斛律金 | 528年—532年 | |
進爵為侯 |
蒲陰縣男(530年—534年)[76] |
以討万俟醜奴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蒲陰縣男 | | 怡峰 | 530年—534年 | |
進爵為伯 |
靈壽縣男(530年—534年)[77] |
以討万俟醜奴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靈壽縣男 | | 豆盧寧 | 530年—534年 | |
改封河陽縣開國伯 |
頓丘縣男[7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頓丘縣男 | | 李雲 | ?—576年 | |
蛇丘男(531年—?)[79] |
以從高歡建義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蛇丘男 | | 厙狄伏連 | 531年—? | |
汾陰縣男(531年—537年)[8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汾陰縣男 | | 薛端 | 531年—537年 | |
進爵為伯 |
平舒男(532年—?)[81] |
以從破兆於廣阿、韓陵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舒男 | | 范舍樂 | 532年—? | |
汾阴男[8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汾阴男 | | 薛怀儁 | ?—542年 | |
邯鄲縣男(534年)[83] |
以從宇文泰討平侯莫陳悅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邯鄲縣男 | | 厙狄伏連 | 534年 | |
開封男[8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開封男 | | 元子邃 | | |
汶陽男[86]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汶陽男 | | 高顯國 | | |
北平縣男[87] |
以平淮陰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北平縣男 | | 王峻 | | |
平春縣男(548年—560年)[88] |
以忠節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春縣男 | | 王紘 | 548年—560年 | |
進爵義陽縣子 |
涇陽縣男(550年—?)[89] |
以參禪代儀注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涇陽縣男 | | 李渾 | 550年—? | |
2 | 涇陽縣男 | | 李湛 | | 李渾子 |
化蒙縣散男(550年—?)[9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化蒙縣散男 | | 乞伏保達 | 550年—570年 | 本封東垣縣開國子 |
平舒男[9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舒男 | | 拓跋度和 | | 北魏平文帝五世孫 |
2 | 平舒男 | | 元龍 | | 拓跋度和子 |
進爵行唐伯 |
博平男[9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博平男 | | 王定國 | | |
晉陽男[9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陽男 | | 王光祖 | | |
2 | 晉陽男 | | 王禎 | ?—514年 | 王光祖子 |
長寧男[9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長寧男 | | 楊祐 | | |
2 | 長寧男 | 穆 | 楊胤 | ?—516年 | 楊祐子 |
晉陽男[95]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陽男 | | 元孟輝 | ?—520年 | |
終廣男[96]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終廣男 | | 叔孫協 | | |
恒農男[97]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恒農男 | | 楊悅 | | |
2 | 恒農男 | | 楊乾 | ?—526年 | 楊悅子 |
西陽男[9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西陽男 | | 高廣 | ?—526年 | |
平原男[9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原男 | | 公孫國 | | |
高平男[10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高平男 | | 楊殖 | | |
吉陽男[104] |
以討白澗丁零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吉陽男 | | 拓跋比干 | | 北魏道武帝族弟 |
艾陵男[105] |
以軍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艾陵男 | | 拓跋平 | | |
2 | 艾陵男 | | 元珍 | | 拓跋平子 |
臨安男[106]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安男 | | 穆泥乾 | | |
2 | 臨安男 | | 穆渾 | | 穆泥乾子 |
濟陽男[107]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濟陽男 | | 孔伯恭 | | |
進爵城陽公 |
城平男[10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城平男 | | 邢祐 | | |
晉陽男[10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陽男 | | 蘇壽興 | | |
2 | 晉陽男 | 懿 | 蘇淑 | 510年代—541年 | 蘇壽興弟 |
3 | 晉陽男 | | 蘇子且 | | 蘇淑子 |
樂平男[11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樂平男 | | 仇雋 | | |
黎陽男[11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黎陽男 | | 張祐 | | |
進爵隴東公 |
汝陽男[115] |
以軍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汝陽男 | | 鄭尚 | | |
2 | 汝陽男 | | 鄭貴賓 | | 鄭尚子 |
3 | 汝陽男 | | 鄭景裕 | | 鄭貴賓子 |
汾陰男(?—550年)[11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汾陰男 | | 薛懷雋 | | |
2 | 汾陰男 | | 薛湛儒 | ?—550年 | 薛懷雋子 |
齊受禪,爵例降 |
廣宗男[11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 廣宗男 | | 潘永 | | |
下蔡縣男(?—548年)[120] |
以軍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下蔡縣男 | | 侯莫陳凱 | ?—548年 | |
進爵靈武縣侯 |
貝丘國(497年—498年,504年—?)[44] |
以退齊將裴叔業之功,由貝丘男改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貝丘縣開國男 | | 傅永 | 497年—498年 | |
戰敗,國除;後以平義陽之功復封 |
1 | 貝丘縣開國男 | | 傅永 | 504年—516年 | |
2 | 貝丘縣開國男 | | 傅豐生 | 520年代—? | 傅永孫 |
安武國(498年—521年,525年—?)[123] |
以破齊軍之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武縣開國男 | | 奚康生 | 498年—521年 | |
伏誅,國除;靈太后反政,復封 |
2 | 安武縣開國男 | | 奚定國 | 525年—? | 奚康生子 |
襄樂國(500年—?)[124] |
以降建安之勳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襄樂縣開國男 | 貞惠 | 宇文福 | 500年—? | |
2 | 襄樂縣開國男 | | 宇文善 | | 宇文福長子 |
雲陵國(500年—?)[125] |
以隨裴叔業歸降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雲陵縣開國男 | | 韋伯昕 | 500年—? | |
浚儀國(500年—?)[126] |
以隨裴叔業歸降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浚儀縣開國男 | | 裴智淵 | 500年—? | |
南汝陰國(500年—?)[126] |
以隨裴叔業歸降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汝陰縣開國男 | | 王昊 | 500年—? | |
西宋國(500年—?)[126] |
以隨裴叔業歸降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西宋縣開國男 | | 趙革 | 500年—? | |
襄邑國(505年—?)[127] |
以龐樹歸降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襄邑縣開國男 | | 龐景亮 | 505年—? | 龐樹子 |
莫西國(505年—?)[128] |
以歸降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莫西縣開國男 | | 士孫天與 | 505年—? | |
南城國(506年—530年代)[129] |
以平兗州之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城縣開國男 | | 畢祖朽 | 506年—? | |
2 | 南城縣開國男 | | 畢義暢 | ?—530年代 | 畢祖朽弟子 |
伏誅,國除 |
棗強國(513年—?)[130] |
以侍講之勞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棗強縣開國男 | 戴 | 孫惠蔚 | 513年—518年 | |
2 | 棗強縣開國男 | | 孫伯禮 | | 孫惠蔚子 |
3 | 棗強縣開國男 | | 孫產同 | | 孫伯禮子 |
長樂國(?—528年)[131] |
以軍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長樂縣開國男 | | 李神 | ?—528年 | |
進爵為公 |
當利國(524年)[132] |
以淮橋之勳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當利縣開國男 | | 崔延伯 | 524年 | |
進封新豐縣開國子 |
衛國(?—532年)[136] |
以元嵩之勳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衛縣開國男 | | 元世雋 | ?—532年 | 元嵩第二子 |
進封武陽縣開國子 |
平鄉國[137]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鄉縣開國男 | | 元讞 | ?—528年 | |
東燕國[13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東燕縣開國男 | | 元汎 | ?—528年 | |
長平國[139]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長平縣開國男 | 懿公 | 張熠 | ?—541年 | |
新蔡國(528年—?)[140] |
以拒寶夤之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蔡縣開國男 | | 董紹 | 528年—? | |
新泰國(528年—?)[141][142] |
以平薛鳳賢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泰縣開國男 | | 羊深 | 528年—535年 | |
2 | 新泰縣開國男 | | 羊肃 | | 羊深長子 |
俊儀國(528年—?)[14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俊儀縣開國男 | | 元周安 | 528年 | |
涇陽國(528年—?)[144]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涇陽縣開國男 | | 朱騰 | 528年—531年 | |
房城國(528年—534年)[145] |
食邑三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房城縣開國男 | | 常善 | 528年—534年 | |
進封武始縣開國伯 |
山北國(?—539年)[146][147]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山北縣開國男 | | 韋孝寬 | ?—539年 | |
進爵為侯 |
上谷國(?—537年)[14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上谷縣開國男 | | 匹婁歡 | ?—537年 | |
進爵為公 |
江陵國(529年—?)[149] |
以討邢杲之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江陵縣開國男 | | 長孫子澤 | 529年—533年 | |
三門國(529年—?)[150]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三門縣開國男 | | 辛子馥 | 529年—550年 | |
漁陽國(529年—550年)[151]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漁陽縣開國男 | | 崔巨倫 | 529年—530年 | |
2 | 漁陽縣開國男 | | 崔子武 | ?—550年 | 崔巨倫子 |
齊受禪,爵例降 |
營陵國(529年—?)[152]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營陵縣開國男 | 文獻公 | 賈思同 | 529年—540年 | |
敷城國(529年—531年)[153] |
以討元顥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敷城縣開國男 | | 潘樂 | 529年—531年 | |
進封廣宗縣開國伯 |
烏洛國(529年—?)[154] |
以討元顥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烏洛縣開國男 | 威武公 | 蔡雋 | 529年—536年 | |
大夏國(530年—?)[155][156] |
以討韓樓之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大夏縣開國男 | 孝威公 | 盧文偉 | 530年—541年 | |
2 | 大夏縣開國男 | | 盧詢祖 | | 盧文偉孫 |
臨邑國(530年)[157] |
以破赤水蜀之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邑縣開國男 | | 寇洛 | 530年 | |
進封安鄉縣開國子 |
深澤國(530年—534年)[158] |
以討万俟醜奴之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深澤縣開國男 | | 王德 | 530年—534年 | |
進封下博縣開國伯 |
高邑國(530年—534年)[159] |
以入關討群賊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高邑縣開國男 | | 楊荐 | 530年—534年 | |
進封清水縣開國子 |
長平國(530年—?)[16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長平縣開國男 | 貞 | 元液 | 530年追封 | |
石門國(530年—532年)[161]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石門縣開國男 | | 王士良 | 530年—532年 | |
進封晉陽縣開國子 |
隴城國(531年—557年)[162] |
由隴城鄉男進封,食邑二百戶→三百戶→五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隴城縣開國男 | | 梁臺 | 531年—557年 | |
進封中部縣開國公 |
盧奴國(532年—535年)[163] |
食邑一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盧奴縣開國男 | | 梁椿 | 532年—535年 | |
進封欒城縣開國伯 |
高唐國(532年—?)[164]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高唐縣開國男 | | 穆子琳 | 532年—? | |
下洛國(533年—?)[165] |
以討尒朱兆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下洛縣開國男 | | 段韶 | 533年—? | |
2 | 下洛縣開國男 | | 段寧安 | | 段韶弟 |
襄城國(?—550年)[166] |
以豫州戰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襄城縣開國男 | 文獻公 | 源子恭 | ?—538年 | |
2 | 襄城縣開國男 | | 源文瑤 | ?—550年 | 源子恭子 |
齊受禪,爵例降 |
北平國(?—534年)[167] |
以軍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北平縣開國男 | | 若干惠 | ?—534年 | |
進封魏昌縣開國伯 |
高邑國(534年)[168]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高邑縣開國男 | | 元定 | 534年 | |
進爵為伯 |
夏陽國(534年—535年)[169]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夏陽縣開國男 | | 薛憕 | 534年—535年 | |
進爵為伯 |
長安國(534年—538年)[170] |
食邑三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長安縣開國男 | | 韋瑱 | 534年—538年 | |
進爵為子 |
長安國(534年—?)[171]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長安縣開國男 | | 王子直 | 534年—554年 | |
固安國(534年—549年)[172]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固安縣開國男 | | 韦法保 | 534年—549年 | |
進爵為公 |
定陽國(543年—?)[173] |
以從破西魏於邙山之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定陽縣開國男 | | 杜弼 | 543年—? | |
進爵為侯 |
安陵國[17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陵縣開國男 | | 高弼 | | |
安喜國[175]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喜縣開國男 | | 高歸彥 | | |
上洛國[176]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上洛縣開國男 | | 高思宗 | | |
江夏國(548年—?)[177] |
以討侯景之功別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江夏縣開國男 | | 辛術 | 548年—559年 | |
膚施國(548年—?)[178] |
以討侯景之功別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膚施縣開國男 | | 薛震 | 548年—? | |
真定國(549年—?)[179] |
以討王思政之功別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真定縣開國男 | | 高岳 | 549年—? | 本封清河郡開國公 |
真定國(549年—531年)[165]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真定縣開國男 | | 段韶 | 549年—? | 本封長樂郡開國公 |
安平國(549年—?)[180] |
以破西魏將之功別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平縣開國男 | | 斛律金 | 549年—? | 本封石城郡開國公 |
野王國[181]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野王縣開國男 | | 司馬遵業 | | 本封陽平郡開國公 |
溫國[182] |
食邑三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溫縣開國男 | | 薛孤延 | | 本封平秦郡開國公 |
安次國[18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次縣開國男 | | 侯莫陳相 | | 本封白水郡開國公 |
安陵國[184]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陵縣開國男 | | 步大汗薩 | | 本封行唐縣開國公 |
萬年國(?—550年)[185]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萬年縣開國男 | | 高延伯 | ?—550年 | |
進爵為子 |
河陰國[186]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河陰縣開國男 | | 趙道德 | | |
進爵為子 |
新豐國(550年—?)[187]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豐縣開國男 | | 崔㥄 | 550年 | 本封武城縣開國公 |
2 | 新豐縣開國男 | | 崔約 | 550年—? | 崔㥄第九弟 |
襄城國(550年—?)[188] |
以參定禪代禮儀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襄城縣開國男 | | 崔肇師 | 550年—551年 | |
安定國(550年—?)[18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定縣開國男 | | 張亮 | 550年—? | 本封隰城縣開國伯 |
華陽國(550年—?)[190][191] |
以議定國初禮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華陽縣開國男 | | 崔昂 | 550年—565年 | |
2 | 華陽縣開國男 | | 崔液 | | 崔昂第三子 |
陽夏國(550年—?)[19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陽夏縣開國男 | | 楊愔 | 550年—? | 本封? |
寧都國(550年—?)[193] |
以參掌儀注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寧都縣開國男 | | 裴讓之 | 550年—? | |
賜死,國除 |
覆城國(550年—?)[19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覆城縣開國男 | | 綦連猛 | 550年—? | 本封廣興縣開國公 |
始平國(550年—?)[195] |
以參定禮儀之功別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平縣開國男 | | 陽休之 | 550年—? | 本封新泰縣開國伯 |
上洛國(550年—?)[196] |
齊受禪,由安豐郡王降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上洛縣開國男 | | 元子邃 | 550年—555年 | |
白水國[197]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白水縣開國男 | | 某子輝 | ?—556年 | |
霸城國(535年—538年)[19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霸城縣開國男 | | 陳忻 | 535年—538年 | |
進爵為子 |
長安國(535年—558年)[199]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長安縣開國男 | | 冀雋 | 535年—558年 | |
進封昌樂縣開國伯 |
容城國(536年—?)[200]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容城縣開國男 | | 盧柔 | 536年—? | |
進爵為子 |
千乘國(536年—537年)[20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千乘縣開國男 | | 崔謙 | 536年—537年 | |
進爵為子 |
華陰國(537年—557年)[202]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華陰縣開國男 | | 劉志 | 537年—557年 | |
進封武鄉縣開國公 |
密國(537年—538年)[20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密縣開國男 | | 戚徽之 | 537年—538年 | |
改封獨洛縣開國男 |
獨洛國(538年—561年)[20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獨洛縣開國男 | | 戚徽之 | 538年—561年 | 賜姓普六茹氏 |
改封昌國縣開國男 |
冠軍國(538年—543年)[205]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冠軍縣開國男 | | 叱羅協 | 538年—543年 | |
進爵為伯 |
顯親國(538年—?)[206] |
以前後功封,食邑三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顯親縣開國男 | | 權景宣 | 538年—? | |
進爵為伯 |
白石國(544年—?)[207] |
以立義功封,食邑二百戶→四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白石縣開國男 | | 趙文淵 | 544年—? | |
襄武國(546年—557年)[208]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襄武縣開國男 | | 令狐整 | 546年—557年 | |
進封彭陽縣開國公 |
清河國(547年—548年)[209]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清河縣開國男 | | 柳慶 | 547年—548年 | |
進爵為子 |
夏陽國(548年—557年)[210] |
食邑三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夏陽縣開國男 | | 裴寬 | 548年—557年 | |
進爵為子 |
美陽國(548年—?)[211] |
以歸朝之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美陽縣開國男 | 孝 | 柳虯 | 548年—554年 | |
2 | 美陽縣開國男 | | 柳鴻漸 | | 柳虯子 |
襄城國(548年—556年)[212] |
以歸朝之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襄城縣開國男 | | 辛昂 | 548年—556年 | |
襲封繁昌縣開國公 |
金鄉國(550年—557年)[213]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金鄉縣開國男 | | 鄭孝穆 | 550年—557年 | |
進爵為子 |
西安國(?—557年)[214]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西安縣開國男 | | 寇雋 | ?—557年 | |
進爵為子 |
宕渠國(552年—?)[215] |
以歸降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宕渠縣開國男 | | 扶猛 | 535年—? | |
進封臨江縣開國公 |
安彌國(554年—?)[216] |
以從尉遲迥平蜀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彌縣開國男 | | 蔡澤 | 554年—580年 | |
始安國(559年—?)[217] |
以前後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安縣開國男 | | 王慶 | 559年—? | |
進爵為公 |
昌國國(561年—563年)[21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昌國縣開國男 | | 普六茹徽之 | 561年—563年 | |
進爵為公 |
西安國[219] |
以軍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西安縣開國男 | | 李雅 | | |
石城國[220][221] |
食邑三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石城縣開國男 | | 崔仲方 | ?—576年 | 進封范陽縣開國侯 |
2 | 石城縣開國男 | | 崔民焘 | | 崔仲方長子 |
康城國(567年—577年)[222] |
食邑五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康城縣開國男 | | 柳帶韋 | 567年—577年 | |
進爵為公 |
淮安國(575年—580年)[223] |
食邑五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淮安縣開國男 | | 趙芬 | 575年—580年 | |
進封開國郡公 |
平陽國(576年—578年)[224]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陽縣開國男 | | 顏之儀 | 576年—578年 | |
進爵為公 |
巴渠國(576年—580年)[225] |
以陪駕并州、戰拔恆倫之功封,食邑二百户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巴渠縣開國男 | | 羅達 | 576年—580年 | |
進爵為伯 |
同昌國(576年—?)[226] |
以從皇太子西征吐谷渾之功封,食邑三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同昌縣開國男 | | 李徹 | 576年—? | |
平陽國(577年—581年)[227] |
以平齊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陽縣開國男 | | 郭榮 | 577年—581年 | |
進封蒲城郡開國公 |
平舒國(577年—581年)[228] |
食邑三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舒縣開國男 | | 封孝琰 | 577年追封 | |
義陽國(578年—580年)[22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義陽縣開國男 | | 皇甫績 | 578年—580年 | |
進封義陽郡開國公 |
成安國(?—581年)[230] |
以于義之功封,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成安縣開國男 | | 于宣道 | ?—581年 | 于義子 |
進爵為子 |
固始國(?—577年)[231]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固始縣開國男 | | 董純 | ?—577年 | |
進封大興縣開國侯 |
永安國(579年—?)[23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永安縣開國男 | | 鄭元琮 | 579年—? | |
成安國(579年—581年)[23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成安縣開國男 | | 李德林 | 579年—581年 | |
進爵為子 |
臨水國(?—581年)[23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水縣開國男 | | 陸彥師 | ?—581年 | |
進爵為子 |
黃臺國(580年—601年)[235]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黃臺縣開國男 | | 李悊 | 580年—601年 | |
進封順陽郡開國公 |
懷昌國(580年)[236]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懷昌縣開國男 | | 李圓通 | 580年 | |
進封新安縣開國子 |
新安國[237] |
以軍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安縣開國男 | | 元雋 | 北魏時 | |
涇國[237] |
以軍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涇縣開國男 | | 元邕 | 北魏時 | |
盧鄉國[23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盧鄉縣開國男 | | 趙洪慶 | 539年前後 | |
安上國[239]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上縣開國男 | | 蔡普 | 北魏後期 | |
昌陽國[24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昌陽縣開國男 | | 徐徹 | ?—558年 | |
永寧國(?—560年)[24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永寧縣開國男 | | 婁叡 | ?—560年 | |
併永寧、受得、九門三邑,封東安郡王 |
元寿國[24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元寿縣開國男 | | 韋熙 | 西魏時 | |
山北國[24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山北縣開國男 | | 韋奂 | 西魏時 | |
華陰國[24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華陰縣開國男 | | 楊熙之 | 西魏時 | |
周城國[245]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周城縣開國男 | | 白實 | 537年 | |
靈丘國(?—537年)[246] |
以軍功封,食邑三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靈丘縣開國男 | | 侯莫陳瓊 | ?—537年 | |
進爵為侯 |
彭城國[247]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彭城縣開國男 | | 劉顯 | 546年 | |
任城國[24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任城縣開國男 | | 韓德輿 | | |
雍奴國[25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雍奴縣開國男 | | 萬紐于宜 | 561年 | |
高陽國[25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高陽縣開國男 | | 萬紐于融 | 561年 | |
湮陽國[25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湮陽縣開國男 | | 史珍和 | 561年 | |
平定國(?—581年)[253] |
食邑三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定縣開國男 | | 趙煚 | ?—581年 | |
進封金城郡開國公 |
遂寧國(?—581年)[25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遂寧縣開國男 | | 楊達 | ?—581年 | |
進爵為子 |
洹水國(?—581年)[255] |
由安定鄉男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洹水縣開國男 | | 來和 | ?—581年 | |
進爵為子 |
巴渠國(?—580年)[256] |
食邑二百户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巴渠縣開國男 | | 罗达 | ?—580年 | |
進爵為伯 |
博平國[257]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博平縣開國男 | | 寇素 | | |
隴城鄉男(?—531年)[16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隴城鄉男 | | 梁臺 | ?—531年 | |
進封隴城縣開國男 |
曲城鄉男(528年—?)[25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曲城鄉男 | 清穆公 | 刁雙 | 528年—541年 | |
樊城鄉男(528年—531年)[26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樊城鄉男 | | 賀拔岳 | 528年—531年 | |
進封樊城縣開國伯 |
淝城鄉男(528年—535年)[26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淝城鄉男 | | 李標 | 528年—535年 | |
進封晉陽縣開國子 |
萬年鄉男(529年—?)[262] |
以封元顥逆書送朝廷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萬年鄉男 | | 元孚 | 529年—? | |
赤逢鄉男(529年—?)[26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赤逢鄉男 | | 独孤浑贞 | 529年—? | |
進封平氏縣開國伯 |
平鄉男(531年—532年)[264] |
食邑一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鄉男 | | 楊紹 | 531年—532年 | |
進封冠軍縣開國伯 |
沮陽鄉男[265] |
食邑一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沮陽鄉男 | | 高長命 | | |
進封鄢陵縣開國伯 |
薄家城鄉男(532年—538年)[266] |
食邑一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薄家城鄉男 | | 張保洛 | 532年—538年 | |
進封安武縣開國伯 |
長廣鄉男(?—534年)[267]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長廣鄉男 | | 赫連達 | ?—534年 | |
進封魏昌縣開國伯 |
都鄉男(543年—547年)[268] |
以邙山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都鄉男 | | 元景安 | 543年—547年 | |
進封石保縣開國子 |
平鄉男(547年—?)[269] |
食邑二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鄉男 | | 薛脩義 | 547年—? | 本封正平郡開國公 |
都鄉男(549年—?)[270] |
食邑一百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都鄉男 | | 元賢 | 549年—551年 | |
乾鄉男(550年—?)[271] |
齊受禪,由朝那縣開國子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乾鄉男 | | 元永 | 550年—? | |
都亭鄉男(550年—?)[27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都亭鄉男 | 貞簡公 | 張耀 | 550年—565年 | |
建安縣鄉男(550年—?)[9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建安縣鄉男 | | 乞伏保達 | 550年—570年 | 本封東垣縣開國子 |
安定鄉男[255]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定鄉男 | | 來和 | 北周時 | |
進封洹水縣開國男 |
- ^ 1.0 1.1 《魏書 卷一百一十三 官氏志九第十九》
- ^ 张鹤泉. 北魏前期虚封爵的等级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 2014(1).
- ^ 张鹤泉. 北魏假爵制度考[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5):52-59.
- ^ 4.0 4.1 《魏書 卷八十四 列傳儒林第七十二》:“賜仕國爵五品,顯美男;爽為六品,拜宣威將軍。”
- ^ 张鹤泉. 论北魏实封爵的实行及其爵位等级的确立[J]. 河北学刊, 2013, 33(6):62-68.
- ^ 《魏書 卷一百六上 地形志二上第五》:“內史及相仍代相沿。魏自明、莊,寇難紛糾,攻伐既廣,啟土逾眾,王公錫社,一地累封,不可備舉,故總以為郡。”
- ^ 《隋書 卷二十七 志第二十二 百官中》
- ^ 王安泰:《再造封建——魏晉南北朝的爵制與政治秩序》
- ^ 《魏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皇始初,以郡來降,太祖嘉之,賜爵魏昌男,拜鉅鹿太守。”
- ^ 《魏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十六》:“父提,太祖時,官至樂陵太守,賜爵信都男。”
- ^ 《魏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入國,拜建德太守,賜爵朝那男。”
- ^ 《魏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十九》:“轉鎮遠將軍,河內鎮將,賜爵新城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