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支付

扣码(被动扫码)支付场景
武汉地铁刷码过闸场景

二维码支付是一种非接觸式支付方式,使用移动应用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1] 这是一种替代使用支付终端进行电子资金在销售点转移的方式。[2] 它避免了传统电子支付所涉及的大量基础设施,例如支付卡支付网络英语payment network、支付终端和商户账户英语merchant account

消费者二维码支付可分为主动扫码(付款扫码)与被动扫码(收款扫码)[3];主动扫码为顾客用智能手机扫描商家显示的二维码,以支付购买商品的款项[4],然后输入所要支付的金额,最后提交。[4]被动扫码则是商家输入金额后用POS机或其他扫码设备扫描消费者出示的支付二维码,完成交易[5]。这是一种更加安全的无卡支付方式。[4]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can to pay. How QR code payments work - Dignited. 2018年1月11日 [2023年3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5月16日). 
  2. ^ China begins regulating QR code payments. 2017年12月28日 [2023年3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3月23日). 
  3.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银发〔2017〕296号) (PDF).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 2017-12-29 [2025-04-11]. 
  4. ^ 4.0 4.1 4.2 How QR codes are changing e-commerce. 2017年10月19日 [2023年3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10日). 
  5. ^ 条码支付告别“无证驾驶” 扫码付款将迎额度限制. 新京报. 2017-12-28 [2025-04-11]. “付款扫码”是指付款人通过手机、Pad等移动终端识读收款人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是用户主动扫码付款,俗称“主扫”;“收款扫码”是指收款人通过识读付款人移动终端展示的条码完成收款的行为,是用户被动扫码支付,俗称“被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