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与我们同在

德意志皇帝紋章,四周寫著「主与我们同在」
寫有「主與我們同在」格言的俄羅斯帝國國徽

主與我們同在(德語:Gott Mit Uns;俄语:Съ нами Богъ拉丁語Nobiscum Deus)是一個源自於聖經的國家格言,在歷史上被普魯士王國俄羅斯帝國、以及第二第三德意志帝國使用,瑞典在以前也曾將這段句子當作軍隊格言,特別是在三十年戰爭時期。

來源

[编辑]

聖經·新約·馬太福音》引述《舊約·以賽亞書》7:14 先知解釋「以馬內利」(עמנואל)的意思,就是「主與我們同在」。原文如下:

古希臘語ἰδοὺ ἡ παρθένος ἐν γαστρὶ ἔξει καὶ τέξεται υἱόν, καὶ καλέσουσι τὸ ὄνομα αὐτοῦ Εμμανουήλ, ὅ ἐστι μεθερμηνευόμενον μεθ᾽ ἡμῶν ὁ θεός.

Behold, a virgin shall be with child, and shall bring forth a son, and they shall call his name Emmanuel, which being interpreted is, God with us.

德語:"Siehe, eine Jungfrau wird schwanger sein und einen Sohn gebären, und sie werden seinen Namen Immanuel heißen", das ist verdolmetscht: Gott mit uns.

他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

後來沙俄德國也使用這個格言,象徵皇帝,可能令人聯想起帝國及納粹,其使用时间非常久远。统治者们通过这句格言收拢人心,鼓舞士气,使他们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参加战斗并取得胜利,并以此壮大国家。

使用

[编辑]

羅馬帝國

[编辑]

拉丁文版本的「Nobiscum Deus」以及古希臘文版的「Μεθ᾽ ἡμῶν ὁ Θεός」都曾被用做是羅馬帝國以及後來的東羅馬帝國的軍事口號。

德國

[编辑]

首次在德語區域使用「Gott Mit Uns」這個格言的是条顿骑士团[1],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勃兰登堡选侯的军队也使用了这句话。1701年,普鲁士的腓特烈一世改变了他的勃兰登堡选侯纹章,在基座上刻上了「Gott mit uns」字样。这被后来的普魯士德意志帝國以及納粹德國也繼承,這個格言常見於鐵十字勳章及部分勳章。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士兵的腰带上镌刻了这一座右铭。战后的1962年,该铭文被联邦德国的座右铭团结、权利和自由(Einigkeit, Recht, Freiheit)所取代。

俄羅斯

[编辑]

俄语:С нами Бог拼法改革前:Съ нами Богъ,也被俄羅斯帝國用作國家格言,而現今的俄羅斯也曾半官方的在某些軍隊上使用。

烏克蘭

[编辑]

烏克蘭語З нами Бог,現今烏克蘭的某些軍團也使用該格言當作軍團標語。如:顿巴斯营艾达尔营

荷蘭

[编辑]

荷蘭曾在硬幣上刻上相同意思的荷蘭語格言:「God zij met ons」,而現今的荷蘭2歐元硬幣上也有刻有同樣的格言。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Haldon, John. Warfare,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Byzantine World, 565–1204. Taylor & Francis. 1999: 24. ISBN 978-1-85728-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