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斯高-厄施格周期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2年5月15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根据四处冰芯估测的过去14万年的温度展示的北半球范围内的丹斯高-厄施格周期 丹斯高-厄施格周期(Dansgaard Oeschger cycle),简称“D/O周期”,以丹麦古气候学家维利·丹斯高(英语:Willi Dansgaard)和瑞士古气候学家汉斯·厄施格(德语:Hans Oeschger)命名,是末次冰期内的周期性气候变化事件。部分学者[谁?]提出该周期平均持续约1470年,但此假设还有争议。 丹斯高-厄施格周期最早根据格陵兰的冰芯研究提出。 参考[编辑] 查论编气候振荡行星 米蘭科維奇循環 晝夜週期(英语:Diurnal cycle) 季节 轨道驱动(英语:Orbital forcing) 極地 北極涛动 北极偶极异常(英语:Arctic dipole anomaly) 南极涛动 南極繞極波(英语:Antarctic Circumpolar Wave) 平流層暴發性增溫 海洋 大西洋赤道模式(英语:Atlantic Equatorial mode)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 赤道印度洋涛动(英语:Monsoon of South Asia#Equatorial Indian Ocean oscillation)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 厄尔尼诺現象 拉尼娜現象 印度洋偶極 北大西洋涛动 北太平洋涛动(英语: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 太平洋十年涛动 大氣 丹斯高-厄施格周期 馬登—朱利安振盪 准两年振荡 太平洋-北美洲遙相關模態(英语:Pacific-North American teleconnection pattern) 冰河 大冰期 邦德事件 8.2千年事件 5.9千年事件 4.2千年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