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

郯城县
郯城县在临沂市的位置
郯城县在临沂市的位置
坐标:经度:东经118.3° 纬度:北纬34.6°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山东省临沂市
政府駐地郯城街道
下级行政区
16
政府
 • 县长于广威
面积
 • 总计1,195.12 平方公里(461.44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
 • 總計88.52万人
語言
 • 母语方言中原官话兖菏片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276100
電話區號539
車輛號牌鲁Q
行政区划代码371322
国内生产总值(2023)¥411.2亿
網站郯城县政府网

tán城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临沂市所辖的一个,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鲁苏交界处,南邻江苏省邳州市、新沂市、东海县,北接临沂市临沭县、河东区、罗庄区、兰陵县。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郯城街道府前街11号。

历史沿革[编辑]

郯城建置始于春秋时期的炎国,其建成于公元前十一世纪。

战国时期,公元前418年(周威烈王八年)郯国越国灭亡,纳入越国统治。

公元前355年(周显王十四年),楚国攻灭越国,此地又归楚。

秦朝,郯先后作为薛郡东海郡的治所。楚汉之际短暂称为郯郡,辖境北近临沂,南至长江以北的扬州泰州,东濒东海,西南到洪泽湖一带,是秦末增设十之一。

承秦制,郯为县、郡和徐州刺史治所。

王莽改制,东海郡改为沂平郡。

魏晋南北朝,郯城县建置更趋复杂。先是三国黄初年间,东海郡称东海国。初,复称东海郡,下辖郯县。晋惠帝时,又改称东海国。

隋朝,改郡为州。开皇初,郯郡废,郯县隶泗州大业年间,又改州为郡,泗州改称下邳郡,郯县隶下邳。

唐朝武德年间,施行州县,郯县隶泗州。贞观年间,省入下邳,称郯城乡。从此“郯城”开始作为政区名。元和年间复置县时,以乡名为县名,称郯城县。而后又省入临沂县,仍称郯城,属河南道沂州

五代十国直至前期,未复县,县原治所称郯城。元末,郯城县复置。

明朝,郯城县隶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

清朝,1724年(雍正二年),划归直隶州。1734年(雍正十二年),升沂州为府,郯城县隶沂州府

民国时期,1913年,裁府置道,郯城县隶属济宁道。1925年,郯城县隶属琅琊道1928年,道废,郯城县直属山东省政府。1936年,郯城县隶属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春,日本军占领郯城。1939年11月,八路军一一五师解放马头镇。1940年1月,又占领郯城,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鲁南行政专员公署。10月底,郯城复为日军占领。1941年2月,由于形势变化,县政府撤销。1942年4月,马陵办事处建立,隶属滨海专署。1943年,马陵办事处改称郯城县人民政府。10月,县政府隶属滨海专署二行署。1945年4月,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滨海行署二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8年11月8日,隶属鲁中南行署第六专署。1950年5月隶属临沂专区公署。1956年1月,郯城县人民政府改称郯城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2月,改称郯城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6月,复名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临沂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12月至今,隶属山东省临沂市。[1]

行政区划[编辑]

1994年11月10日,撤销杨集乡、黄山乡,设立杨集镇、黄山镇。

1995年12月18日,撤销高峰头乡、庙山乡,设立高峰头镇、庙山镇。

1996年7月3日,撤销港上乡、沙墩乡,设立港上镇、沙墩镇。

1997年6月4日,司家乡更名为清泉乡。

2000年,郯城县辖11个镇、11个乡。12月29日,撤销十里乡、归义乡,将其并入郯城镇;撤销大尚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红花乡;撤销清泉乡,将其并入泉源乡;撤销高册乡,将其并入马头镇。即郯城县由11个镇、11个乡调整为11个镇、6个乡:郯城镇(归义乡、十里乡)、马头镇(高册乡)、重坊镇、李庄镇、褚墩镇、杨集镇、高峰头镇、庙山镇、黄山镇、港上镇、沙墩镇、胜利乡、新村乡、花园乡、红花乡(大尚庄乡)、泉源乡(清泉乡)、归昌乡。(括号内的为被撤并的乡镇)

2011年3月,原辖褚墩镇、黄山镇划归临沂市罗庄区管辖;8月,撤销李庄镇、沙墩镇,合并成立新的李庄镇;撤销新村乡,设立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

2020年7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复,现撤销郯城县花园乡、泉源乡,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花园镇、泉源镇,镇政府驻原乡政府驻地。

截至2023年,郯城县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11个、1个,2个开发区[2]

郯城街道、​马头镇、​重坊镇、​李庄镇、​杨集镇、​港上镇、​高峰头镇、​庙山镇、​红花镇、​胜利镇、​花园镇、​泉源镇归昌乡,郯城经济开发区和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

地理[编辑]

郯城县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郯苍平原腹心地带,沂河沭河穿境。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海拔最高184米,最低26米。[3]郯城县地处郯庐断裂带中的沂沭断裂带,1668年7月25日曾经发生震级为Ms8.5的郯城大地震,造成约43,000至50,000人丧生[4]

因其特殊的地质,有着较好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主要有铁矿金刚石重晶石萤石。金刚石为境内代表矿种之一。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发现的四颗特大金刚石中,有二颗出自郯城县境内。[5]

郯城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9℃,平均降水量867.7mm。

人口[编辑]

截至2023年末,郯城县常住人口104.1万人,比去年增加1482人,城镇人口35万人,乡村人口69.1万人。[6]

交通[编辑]

205国道 310国道G2 京沪高速中国国家铁路集团胶新铁路过境。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京沪高铁二线正在修建中。

距离临沂启阳国际机场50公里,连云港花果山机场80公里,徐州观音国际机场110公里。

饮食[编辑]

沂蒙煎饼、吊炉朝牌、等特色小吃。

名人[编辑]

Category: 郯城人

参考文献[编辑]

  1. ^ 郯城县历史沿革. 郯城县人民政府. 2021-06-29 (中文(中国大陆)). 
  2. ^ 2023年郯城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3. ^ 郯城县地理环境. 郯城县人民政府. 2021-06-29 (中文(中国大陆)). 
  4. ^ 华夏东部的旷古奇灾--1668年中国山东省郯城地震. 中国地震信息网. 2007-11-05 [201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5. ^ 郯城县自然资源. 郯城县人民政府. 2021-06-29 (中文(中国大陆)). 
  6. ^ 郯城县统计局. 2023年郯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郯城县人民政府. 2024-06-12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编辑]